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159 0

短片《父与女》,是由荷兰动画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执导的一部动画短片。导演深受中日动画的影响,在摒弃动画商业化操作的侵蚀后,开始了专注于作品本身的艺术表现,细腻、温暖,又带有淡淡哀愁。

故事讲述了女孩在父亲离开后,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等待父亲的出现,直到生命尽头。在等待中,女孩明白了父爱的伟大和生命的真谛。最终,女孩再次如愿地拥入父亲的怀抱。

导演以全景、静止和空镜头等视觉语言搭建情感框架,经典古典音乐和自然音响等听觉语言铸就诗情画意,并用独特的视角,将视听语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人类最纯美的感情,以此赋予了短片多姿多彩的生命意义。因此,本文就从视觉和听觉的结合,来深度解读影片经典的视听魅力。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01以视觉语言为骨,搭建电影的情感框架瑞典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安徒生金质奖章获得者阿斯特丽德·林格伦曾说:“导演的任务就是去精确地选择对他的目的最有效的一个拍摄点。”

正如林格伦所说,每一个导演在拍摄作品的时候,并不是随意的罗列镜头,而是通过各种拍摄手法,将人物的情感通过一次次剪辑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导演想要讲述的故事。

本片正是将这些拍摄手法相结合,在导演诗意一般的讲述中,逐渐调动起我们的情感共鸣,描绘出影片所带给我们的深沉情意。

1、画面中人物运动轨迹的设定,带来丰富的情感感受

影片中,女孩总是从银幕右方进入画面,向左骑行,爬上一段向上的斜坡,再行驶一段长而平坦的道路,到达父亲离开的湖岸边。在湖岸边停留片刻之后,女孩奔向了不同的方向。

以银幕方向为准线,人物运动轨迹的不同,会带来不同的情感表现。美国克里夫兰州立大学曾在论文《他走哪条路了?电影人物与相机的方向性》一文中提到了他们的一项实验,结果表明,从左到右的运动会使观众产生正面的情感,而从右到左的运动则会使观众产生负面影响。出现这种感觉,正是由于我们从左向右的视觉习惯。

导演利用这种视觉习惯,通过来回往复的动作重复,不断加深方向给我们带来的情感感受,让我们的感觉越来越分裂。当女孩骑车到湖边时,作为“上帝”的我们,清楚地知道片中父亲的离开是永别,却伤心于女孩无休止的期盼;当女孩从湖边返回时,我们感到些许欣慰,因为不懂“永别”的女孩,或许会少一些悲伤,多一些快乐。当在第五阶段时,女孩没有回头,我们感受到了女孩心底不能磨灭的悲伤,这种悲伤是成长的印记,是对生命的理解。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2、静止与空镜头运用,反射了生命进行,暗喻人生的悄然流转

以影片开头为例,天空和云彩的静止镜头逐渐推进,由特写-近景-中景-全景推进,翻过序言,逐渐进入主题。到全景时,女孩的故事开启,我们瞬间出现了愉快的观影感,这种愉快感在女孩的来回往复中逐渐消逝。而这个静止镜头的推进,象征着生命的行进。在女孩人生阶段的开启与转接中,导演使用了大量的静止镜头作为人生阶段的切割,采用画面静止与景别推进的方式,反射生命的进行,表达出对生命消逝的思考。

而影片中的空镜头,如树木、鸟儿、车轮、湖水等景物的出现,交代了影片的时空背景,使女孩人生阶段的前后串联显得自然流畅。但因为这些景物出现的场景和形象的不同,空镜头的运用将女孩的情绪外化,代表了不同阶段的感情,同时,渲染了影片的整体意境,暗喻了人生的悄然流转。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3、画面构图与色彩相结合,打造视觉元素的时空戏剧性

画面造型,是指在特定的视点上,通过形、光、色等空间元素来表现人物、事件、景致,塑造视觉形象的活动,取决于画面的构图、光与色的构成。而摄影造型的画面构图,指影响画面的构成,画面内一切视觉元素(可见物)的安排、配置、比例关系等。

影片中,女孩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与不同的人物、以不同方式的相遇,从与父亲同行,超越同向推车的老妇人,超越骑行的妇女,坐在男友单车上,到被其他年轻人超越,再到与其他人相对而过,这个看起来没有关联的情景,实则是生命的循环往复。当女孩对于生命,由不理解到感悟再到怀念,女孩用一生读懂了父爱。而女孩骑单车时,身边所经过的人,不就是女孩的未来与过去吗?

影片采用小女孩与其他人搭配形成对比式构图,又运用色彩的黑、白、沙、褐色的穿插变化以及光影效果,表现出小女孩十个人生阶段的不同景况,凸显人物思绪和情感起伏,打造了不同人物的时空情感,颇具戏剧性。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02以听觉语言为魂,铸就影片的诗情画意你早已成我灵魂的一部,我的影子里有你的影子,我的声音里有你的声音,我的心里有你的心;鱼不能没有水,人不能没有氧气; 我不能没有你的爱。 —— 徐志摩

如果借用徐志摩这首诗来描述声音,那么,声音就是电影的灵魂。在影视作品中,声音对于影片的叙事和情感表达,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电影是视听的艺术,视听语言无法分开存在。

1、古典音乐与自然音响的搭配运用,声音本身就是一幅画。

电影的声音,一般包括人物语言、音乐、音响三类。一般来说,人物语言是电影中最活跃、信息量最大的因素。而本片不同,影片里的声音元素没有一句人物语言,只有音乐和音响。

音乐选自19世纪末罗马尼亚作曲家扬·伊凡诺维奇的名曲《多瑙河之波》,这首古典乐原是一首为军队的乐队创造的,后被广泛运用在影视作品中,如上世纪40年代末,罗马尼亚拍摄的著名影片《乔松的故事》,就是以这首乐曲作为主题曲。乐曲采用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形式,以弦乐为主导,旋律以小调色彩为主,优美、舒展,带有淡淡的哀愁,个性鲜明独特。

音响影片采用了自然音响,里边包含了鸟叫、水声、风声、树叶声、车轮声等。

如果抛去影片的画面剧情,古典音乐和自然音响的结合,绘制出了一副优美的画作。在这幅画中,有欢快、舒缓、哀愁的人物情绪,有清脆、跳跃、翻滚的自然景色。这两种声音的完美结合,让我们沉浸在这幅充满诗意的画卷里,随着声音的高低起伏,我们的心情也跟着变化。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2、声音的起伏变化,融入剧情情景,带动情绪变化。

声音能引起心灵的共鸣。—英国诗人威廉·古柏

在动画作品中,配乐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本片中的古典音乐尤为重要。

《多瑙河之波》的起伏转折、形式多变,配合剧情的发展、场景的转换、人物情绪的变化,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多维空间,表现出了女孩在失去父亲前后的情感变化。

在影片开端,一段悠扬、欢快又多变的序奏,配合父女同行、车轮并行的画面,表现出女孩欢乐的心情,同时有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这种欢快在父亲折回岸边拥抱女孩的一刻渐渐结束,乐曲变得缓慢,略带哀愁,表现出父亲对女孩的难舍父爱。当女孩等不到父亲,独自骑单车离开时,乐曲随着女孩的离开渐渐消失。第二阶段的开端,乐曲再次在欢快中开始,夹杂着先紧后松的跳跃感,一直延续到第三阶段的结束。这两个阶段的女孩,在期盼中带着幸福感,乐曲的节奏描写出女孩的不谙世事。第四阶段到第五阶段,乐曲的变化变少了,特别是在第五阶段女孩在湖边眺望,这里的乐曲曲风与前边的完全不同。这里的变化,奏出了女孩心理的变化,由懵懂到告别,剧情正式进入女孩的第二个成长时期——感悟。从第六阶段,女孩有了男友的陪伴,到第七阶段的一家四口,乐曲的风格偏向舞蹈气氛,舒缓、舒适,表现出女孩有了依靠的幸福感。第八阶段,跳跃又流畅的乐曲,重现第二、三阶段的风格,但女孩的心理却与之前不同。重新回到了独自一人的路程,女孩这时的心理是释然的,是对过往生活的体悟。这种感觉递进到第九阶段,逐渐变得舒缓。在最后的第十阶段,女孩变为耄耋老人,缓缓推着单车前进,乐曲出现了几秒钟的静默到低音量的转变,这里的自然音响,相比之前要更清晰和清脆,表现出女孩的时光即将消逝。当女孩走到小船处,乐曲的风格又恢复到女孩在第一阶段的样子,表现出女孩再次回到父亲怀抱的喜悦。如果没有声音,或许,我们没有办法懂得女孩在各个阶段里的细微情感变化。而声音的欢快、舒缓、哀愁等情绪,很自然的将我们带入情景中,切身地体会到父爱与生命的内涵。影片中,声音不仅讲述了剧情,还掌控了观众的情绪,表现出影片的情感,这种情感是发自画面、文字无法触及的心灵深处。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03视听语言相结合,赋予电影多姿多彩的生命法国著名电影导演罗伯特·布烈松说:“电影书写的影片,籍影像与声音的关系来表达,而非靠(演员或非演员的)动作和声调的模仿。它不分析,也不解释。它重组。”

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视听语言是表现创作者的情感、意识、心灵的媒介。把握好视觉、听觉的表现艺术,调动起各种视听元素的完美配合,可以准确而贴切地描述出电影的剧情和情感。

1、视觉语言的表现力,让电影更富哲理。

影片中的视觉语言,最具特色的是在同一路段的镜头中,演绎了女孩的一生。而色彩,也不同于以往动画电影的色彩艳丽。这些配合导演干净利落的剪辑,将一些看似没有什么关联的画面,连接在一起,极具审美个性,反映出女孩在不同阶段所呈现的情感和思想,引导观众深入到剧情中,继而产生对于父爱与人生的哲思。

电影通过镜头不同的活动方式,推远或拉近,左右或上下移动,来达到强烈的透视感和立体空间感,将画面由平面变化成立体,带给观众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观众的思考。而构图与色彩,帮助剧情发展、刻画人物情感,将影片的抽象思想和理念升华,上升到精神与哲理的思考层面。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2、听觉语言的表现力,让电影更有趣。

影片中的听觉语言,比较明显的是节奏变化,时而欢快多变到缓慢哀愁,时而静默到突出自然音响效果,在复杂多变又明快婉转中,讲述着父亲的离别,讲述着女孩在成年后的不同心境,直到女孩最后的时光。

相较于视觉语言,听觉语言虽然进入电影行业的时间要晚,却不得不承认的是,声音让电影变得更加有趣。

影片中的古典音乐和自然音响的搭配使用,在视觉语言的叙事时空里,成为时空转换和镜头蒙太奇的完美构成元素,在细节上外化了女孩的表情因素,使短片在区区几分钟内变得内涵丰富,带领观众细细品味。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3、视听语言组合,是节奏感、时空感和美学感的完美运用。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美学家、“应用心理学之父”雨果·明斯特伯格,在其著作《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中写道,电影必须依赖观众的心理和智力参与才能完成其功能价值。电影制作者只是提供了观众思维活动的素材,完成影片的是观众自己。

正如雨果所说,对于同一部影片,或者同一个影视片段,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正是因为观众的不同理解,电影变得更加多彩。

以电视剧《秋蝉》为例,身中病毒的男主角叶冲,最后到底有没有到达延安见到女主角何樱,导演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使用了开放性镜头和声音的搭配暗示。通过暗示,观众对于叶冲是否牺牲在火车上,展开了话题性讨论。这实际是在视听语言艺术表现的基础上,观众自己所产生的思考与理解。而观众的理解与思考,要赖于影片带给观众的三种感觉——节奏感、时空感和美学感。

《父与女》的节奏感,体现在女孩每一个人生阶段的时长和音乐节奏是不一样的。

在时空感上,这个时空是一个“构成空间”,是被导演创作出来的,而非真实存在的,通过时间的变化,故事内部时间与观看时间的不同,来呈现空间的变化。

而美学感,是画面整体色调的怀旧美,和父爱、生命、人生主题的内在美。

导演在拍摄作品时,都会意图用视听语言上的节奏感,讲述剧中人物的前因后果,表达剧中人物情感的递进关系。因此,对于一部难以理解的影片,电影的节奏感,是将观众快速带入剧中的关键。而电影又是一种时空综合性的艺术形式,我们在观看影片时,能够清晰地感受时间和空间的变化。

正因如此,导演迈克尔·度德威特通过画面和声音的蒙太奇手法,将电影的美学感从人们对电影的审美意识中变得抽象,进而升华,发挥出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和心理动态,以此让观众寻找影片的内涵本质和意义,重拾理智性的认识和伦理道德的力量。

深度|《父与女》视听语言完美结合背后,对生命情感的探索与思考

结语在《父与女》的制作上,导演采用了稳定又多变的视听语言,力求在相同中寻找不同,但又万变不离其宗的表现方式,以视觉语言为骨,搭建电影的情感框架,以听觉语言为魂,铸就影片的诗情画意,表现出女孩对于父爱、生命与人生的情感与体悟,富有哲理。

而影片通过将视听语言相结合,赋予了电影多姿多彩的生命,视觉语言的哲理性,听觉语言的趣味性,带领观众参与到电影的塑造中,感受电影的节奏感、时空感和美学感,解读影片的情感表达及意义,探讨影视作品的内涵本质和意义,产生理智性认识,发挥伦理道德的力量。

标签: 瑞典电影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