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158 0

星期五言:截至本周,在国际电影节斩获无数大奖的《罗马》已经在中国各院线悄无声息地下架了。就像它在各大院线悄无声息地上映了一样,没什么争论,没什么票房…我觉得这是艺术电影在中国内地再好不过得待遇了——没争论表示它没把不该来的人拉进影院;没票房则代表了发行方没有像《地球最后的夜晚》那样过度炒作、利用明星效应。如此也便没有了观影期望值的落差,皆大欢喜。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在这悄无声息中再看《罗马》,你会发现很多新的惊喜与激动。好的电影不正该具有这种耐看、耐品、耐琢磨的品质吗!

在此本人把重看电影的一些新发现与个人感受整理总结出十点(内涵分析与点评)一一列出,与大家分享。(以下所有观点与解读均属个人理解,能力所限难免达到客观准确,因此此文仅供喜欢这部电影的朋友交流借鉴。)

话不多说,进正题——

一、那些不经意的聊天▼「社会动荡」:

- 刚才一小孩朝军队吉普车扔水球,士兵被惹怒就下车朝他打了一枪- 天啊,他还好吗?- 他往他头上打的,他死了。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这段对话是女佣与索菲亚的几个孩子在餐桌上很随意的聊天。而正是因为“不经意”,说明了两个问题:

一是死亡、枪击在当时的墨西哥城已经成了家常便饭,见怪不怪了;

二是外面的动乱和这个中产家庭的安逸生活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为之后这个家庭的遭遇埋下了伏笔。

▼「种族矛盾」:

- “还记得肉桂吗……她去年夏天死的,据说是吃了一只中了毒的老鼠,但我敢肯定,这是因为争夺土地而记恨何塞先生的村民干的。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这段不经意的聊天透露出了墨西哥原住民与外来殖民者之间的矛盾。

▼「复杂的社会关系」:

- 他们会全程说英文吗?- 是啊,况且瑞奇又不是美国白人,他是在墨西哥出生的。- 但他妈妈是美国白人。- 我很怕莱斯利,她总让我感觉我身上很臭是的。《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这段几个小孩儿在车里不经意的聊天暴露出了那时墨西哥种族、国别之间细微的敌视与矛盾(包括西班牙的,美国的移民)。

另外,那个“莱斯利”是谁?这段戏之后有一场户外射击的戏有所交代:她就是下图左边那个射击最好的美国女人。导演将前后的抱怨、射击、美国人联系起来,我认为这其中暗含了其对美国人的政治指责。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 注意左边站着的人与坐着的人视线会聚的焦点便是那个美国女人“莱斯利”

类似以上聊天的戏份在电影中很多,虽看似不经意,但它们却构成了整部电影的政治社会背景,它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情节之中,渗透到观影人的感官里。其处理表现手法自然而巧妙,彰显导演的功力。

二、声音与角色▼ 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情节之中的不止那些人物对话,还包括无所不在的环境音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如果你是在电影院看“杜比全景声”,或者在家用好点的监听耳机或音响观影,就会发现《罗马》的声音真的很细致很震撼!那是一种接近真实的震撼,而不是艺术美感上的震撼——

大到暴乱时的呼啸,小到卧室外的狗叫、鸟叫;远到海上的波涛汹涌,近到街边的商贩叫卖…所有这些环境声音被制作者一轨一轨挪到电影中,进行了细致的处理。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当然,这些声音在现实中大多只能算噪音,然而对导演来说,它却代表了一个逝去时代。它们在这部电影中得到了艺术的升华。

三、狗屎、狗与圆舞曲《罗马》电影中有一个最重要的但又最容易让人忽视的角色——狗;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伴随着狗的还有一个重要的道具——狗屎。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为什么说这两样东西重要,看看它们出场的位置和次数就知道了(几乎无处不在):

首先,电影开端的那个女佣清洗地板的长镜头就是因这个狗屎而起(它跟后面反复出现的狗屎形成了对应)。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开端后半部分,当女佣在屏幕画框中出现时,那条“肇事(拉屎)”的狗几乎是伴随女佣同时出现的。而之后女佣在家中也多次伴随着那条大黑狗。不光在家有狗,出了门也到处是狗。注意一点:不管是哪条狗,它们跟女仆都很亲密!

之后电影中始终伴随着“狗”戏,包括女佣与自己同胞姐妹站在一排狗标本前聊那些死去的狗等等。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讲到这应该不言而喻了,如果我们说狗在剧中的社会地位其实相当于女佣(它们同是殖民统治下的牺牲品),那么那个“狗屎”就是雇主、上流人士眼中的“脏东西”了!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不要说索菲亚一家人对女佣很好,要知道那个“好”是个别,是导演的主观视角。而藏在这个主观视角外的旁观与普遍现象是属于那个抛弃索菲亚和孩子的男人,来看看那场“轿车进家门”的戏(好个对比反差)——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一边是升格镜头、交响式的圆舞曲、娴熟的挂挡操作、两指间掐着烟屁股的西装革履的男主人,一边是迎接迎接男人进门的女人、小孩儿和狗,对了还有那个被碾压的狗屎!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这种对比手法有意思也很隐晦,藏着导演对自己所属社会阶层的反思。

电影《罗马》中存在着太多太多的对比了,以上借助道具的隐喻便是导演的对比表现手法之一,除此之外,“长镜头”的应用不得不提。

四、用“摇镜头(长镜头)”连接起来的对比反衬提到《罗马》的拍摄手法,就不得不提电影中“长镜头”。根据长镜头的类型,电影中大概分成轨道平移、摇镜头、固定镜头三类。其中摇镜头居多,它对电影的隐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我们就来举例分析:

▼「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狗坟墓)」

前面提到索菲亚一家人驱车去乡村参加美国人的派对(实则是给老公腾时间搬东西)。注意这场戏的开端很有意思(导演在此用了一个长摇镜头):

镜头始于村头的一个坟墓,几条狗在坟头觅食;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镜头向左摇,索菲亚一家的汽车驶进画面公路;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镜头继续摇,轿车停在好似城墙的大门外,一个人开了门(放行车辆进入),同时一条狗背向轿车朝镜头走来。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当我们继续看下一个镜头(乡间驱车)才发现,原来这村子并不窄,真正宽敞的地方在那“城墙”内,那是外来殖民者的乐园。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就这样,一个摇镜头将坟墓、狗、享乐、门外门内的农民与中产这些因素联系起来。

▼「贫穷、枪与童真三者的捆绑(晒衣服)」

屋顶那段戏是个很长很缓慢的摇镜头:

镜头始于女佣洗衣服,嘴里还哼着“我生来贫穷”;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镜头摇动,两个拿着玩具枪玩耍的孩子进入画面;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再摇,女佣放下了手中的活,跟其中一个生着气的孩子躺在了一起;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再再摇,镜头回到了那些晾晒的衣服、绳子、破桶、电线杆前,空镜头结束。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多么简单的一个摇镜头手法手法就把贫穷、卑微、枪、童真、呵护这几样东西联系了起来。而这几个关键词便是引导观众去深入思考的东西。

▼「噪与静(救火)」

救火那场戏从众人进入火灾现场开始,镜头摇动;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赶赴现场的人越来越多,连小孩儿和狗也加入了其中;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再摇,那个打扮成土著的人进了画面,在火灾现场漫无目的地行走着,像是在需找什么;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渐渐地,他似乎找到了镜头,进而走进镜头,停住,摘下面具,唱起了歌;唱完转身离开。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这场戏通过一个摇镜头将救火的浮躁、热闹与土著装扮者的漫无目的、百无聊赖形成了对比,制造出了一种“局外人”式的悲哀感。当然,这种悲哀感源那自外来殖民者自我毁灭式的冷漠与残暴。

以上所列这些摇镜头无需过多解读,只要摆出来,其对比与隐喻就已经显而易见了。它只需我们看的仔细,看的专注。

五、黑白、高光、暴晒与抱团“黑白画面”是《罗马》的一大特色,但不要忽略另一件与其相辅相成的事情:曝光。

我们在电影中可以随处可见那些刺眼的高光,导演借助窗户、门、太阳、天空这些道具以及自然光将其展现出来。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这些高光结合着电影的黑白色调产生了什么观感效果呢?我们来看:

第一个效果是刺眼:(这不废话吗!各位别急)这种“刺眼”可不同于彩色片里的刺眼。它的曝光虚化、美化了周围的环境细节,让那些杂七杂八的生活物件(包括饭桌上的菜啦,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啦等等)看上去并不是那么具体清晰却又的的确确存在于那,它产生出了一种回忆的美感。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这种光感消除了细节所带来的浮躁与丑陋,当然与导演想要的印象回忆很接近了!

第二个效果是产生了强烈的明暗对比:从某种角度来看,导演用光的对比度将这部电影分成了两个空间:一个是外部的社会政治空间,一个是内部的家庭、人物关系空间。这两个空间看似各自孤立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是什么造成了即分又合的感觉?当然就是这种明暗对比的用光。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好啦,阐明以上两点后,我们再来看看导演是怎样把这种用光与色调发挥到极致,从而为主题思想服务的:

注意细节:在索菲亚一家(包括女佣)驱车去海边的那天,他们临时下车抢先看了一次大海,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这次没有事先准备的看海(或者说让孩子在阳光下暴晒)造成了一个后果——几个孩子被晒伤了!

我们与其说这是第二天洗海澡那场戏的预热,倒不如说是几个孩子第一次走出家门,被曝露在阳光下,初尝现实的残酷与痛。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看过此片的人都知道,这次远足表面是是母亲带孩子们去看海,实则是母亲借机向孩子宣布他们失去父亲,被父亲抛弃的真相。袒露完真相后便有了下面这副场景: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 注意:背景是一对新婚夫妇,中景是一只长牙五爪的大螃蟹,前景是垂头丧气的一家人,对比反差不言而喻

于是又有了第二天那场海滩“相拥抱团”的戏:在这一刻,曝光达到了极致(镜头直对太阳),而抵御这种“曝光”的办法便是:一家人(连同女佣)相拥在了一起,挡住了那刺眼的太阳。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当然,太阳也好,曝光也罢,他们在这部电影中可不是导演要树立的反角,相反,它们连同电影黑白的色调以及那些亲情共同塑造出了导演童年的回忆与情怀。

六、在夹缝中穿行的“中产”(寻求保护,还是独立?)回忆和情怀是不是《罗马》唯一要表现的?当然不是!当然还有导演对社会和家庭的深入思考。

前面提到过狗屎、狗与圆舞曲的反差对比。我们这里就来着重看看那个听着圆舞曲、开着高级轿车、将老婆孩子甚至自己母亲都抛弃了的“中产男人”吧。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 来看下面三个镜头: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没有什么能比这两幅图更能说明那些中产人士的处境的了!——四个字:夹缝生存。

而在这里,导演巧妙地运用了狭窄的过道、马路以及军乐队将这种处境表达了出来。

《鲁滨逊漂流记》开篇主人公就提及父亲对自己的忠言,大概意思是:中产阶层是社会上最幸运的阶层,它不用像上流社会那样活得那么有使命感,也不用像底层社会那样被生存打的团团转…

没错,正是这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让中产阶层如此冷漠,那场乡村聚会的戏把“罗马社区”中产阶层的这些特性表现得淋漓尽致。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 注意这场射击的戏,它把枪、外来者与之前孩子玩的、聊的联系呼应了起来

面对那个动荡的社会,面对现实的不平等,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政府和金钱的保护下紫醉金迷、麻木生存。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末尾,当一家人从海边回来,那个排成两排的军乐队再次经过索菲亚家门口,从一家人和那辆破车的侧面经过而非“夹缝而过”,这预示着一家人在经历过坎坷后正式选择独立。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七、光着屁股露着“家伙儿”耍棍子的男人《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那个亚裔的哥们儿属于社会底层没错,但这个底层人士似乎还挺“强势”。他在跟女仆开房时,不知道是一时兴起还是事后闲的蛋疼,竟把卫生间的浴帘吊杆拽了下来,耍起了武术。

不得不说,那两下棍子耍的还挺帅,加上他本人之后“中国好声音”式的煽情陈述(从小是个孤儿,被人欺负,后来遇到了武术,一切都清晰起来了),本可以让这个人物获得不少点赞。可偏偏事与愿违,好像哪里出了差错,让这场戏耍棍子的戏看着别扭——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对了,这个亚裔男人是赤身裸体耍的棍子!注意:他连条内裤都没穿,当下的那串家伙清晰可见(抱歉在此截图可不敢让那东西清晰可见),显然,导演是有意而为之。

那么导演到底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本人不敢妄加评论,但产生的观感可以肯定:如果他穿着内裤耍棍子,那我一定会认为他是个“有梦想的人”;可现今他露着家伙耍,我第一感觉就是——他是个流氓痞子!

八、“我本来就不想要她”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海滩相拥那场戏,女佣从孩子救上、出了孩子,一家人抱在了一起,这时女佣突然哭泣起来,犹如一道情感的闸门被打开。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她痛哭时说到:我本来就不想要她。这句话甚至让女主人索菲亚都一时没找到北。女佣进一步痛哭着解释:我本来就没想生下她。这时我们才反应过来,她是在说她那个在医院生下来的死婴。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说这话,这一幕让泪点极高的本人都忍不住要掉眼泪。为什么,因为从她告知女主人自己怀孕了,观者就跟那位女仆一起压抑着自己的情感了;

等到她在医院被接生,告知婴儿已停止呼吸时,这种情感还是被压抑着;

直到她面对了另一个孩子的死亡时刻,直到她失去了一个生命,又救回了另一个生命,直到她彻底和自己服侍的这个家庭融为了一体,那个被压抑的情感才被彻底打开。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两个女人的共同遭遇也将她们凝聚在了一起。甚至没有了种族、阶层、社会地位的隔阂。

九、开头与结尾的长镜头以下摘引本人另一篇《谈谈电影里的“长镜头”》文章里关于电影《罗马》的阐释:

▼「长镜头截图」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摘录」:

前三分半钟镜头压根就没动,但镜头没动不代表镜头内没戏!透过地板水面的倒影,我们看到了天上的飞机:一个天上一个地上,俯视,好巧妙的艺术隐喻;

之后“ROMA”的电影名出现,这个名字像是被那些洗地板的肥皂水冲出来的;

随之我们的主人公出现了。镜头的摇动遵循了我们“看”的习惯,从而向我们交代了主人公的身份、社会地位、人物性格以及精神状态(情节交代);

又有那么接近30秒的“空镜头”——主人公进屋了。导演真的是处心积虑,他利用长镜头的不间断性以及开放式空间,给观众留足了喘息的气孔(联想空间),等你对他要讲的环境有了一定的缓冲后,主人公再出来,继续干她的活。

至此,这段长镜头结束了,电影故事正式进入了正文。可注意,这个“长镜头”的作用与职能还没有结束——

直到我们看完这部电影,才发现结尾还有一个长达六分钟的长镜头(包括片尾字幕)。而这段长镜头与电影开端的那个长镜头形成了超强的“艺术对比(艺术隐喻)”,我们来看——

一个俯拍,一个仰拍;一个是主人公在擦地板,一个是主人公登房顶晒被子;一个是飞机在水中的倒影,一个是真正的飞机在天上飞过...

把这一头一尾的戏放在一起来看,你会恍然发现,那位“女仆”的地位在这个家庭所有成员的心目中得到了升华,升华到你需要去仰视她的“伟大”了,哪怕她只是爬到楼顶去晒被子。

十、女佣的平静与沉稳最后来谈谈女佣“克利奥”这个角色。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木木的”。但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又可以说那是一种平静与沉稳。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来看:只要女佣让人感觉“发木”都是发生在面对自己的主人或是男人的时候——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而她在和自己的同族人或者是那些孩子的时候,却表现得即活泼又沉稳。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如果我们把两者对照来看,便不难发现其实女佣那种木木的表现更像是一种智慧。

▼ 注意两个细节:

一个是在女佣被女主人责备没有及时清理狗屎的时候,她选择的是沉默、担责而不是争辩(仔细的观众会发现:那天早晨不是这个女佣当班,但另一个睡过了);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 另一个仆人:你怎么也没叫醒我

女佣:把你累坏就不好了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另一处是女佣怀孕后面对女主人,她第一担心的竟是“主人会不会辞掉我!”

《罗马》演的不止是回忆,10个细节助你重新解读这部电影

▲ 女佣:你不会把我辞掉吧

这些细节与其说时女仆的生存之道,我更愿认为那是一种生存与为人处世的智慧,更像是大智若愚。

纵观《罗马》,你完全可以说那位女仆克利奥是属于导演阿方索·卡隆一个人的回忆,然而他却让每一个观众都感受到了女仆的智慧、体贴、亲情与呵护。

那位女仆应该属于我们每一个人,她来自卑微的社会底层,却像这部电影一样的伟大。

与我们一起解读经典电影,请关注【星期五文艺】

标签: 墨西哥电影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