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51剧情网 国产电影 136 0

古斯塔夫·马勒是奥地利籍的犹太作曲家和指挥家,作为19世纪现代音乐的重要先驱者,天才的马勒却因为犹太血统令其作品备受打压,创作的灵感没有成为他谋生的手段,不得不转为音乐指挥行业。工作上的不如意牵扯到家庭,妻子的出轨让马勒对生活心灰意冷,化为对美近乎变态的追求,这段经历被诺贝尔文学家得主托马斯·曼写入了小说《魂断威尼斯》,由著名导演鲁奇诺·维斯康蒂于1971年改编成了电影搬上了大银幕。

《魂断威尼斯》拍摄于维斯康蒂去世前五年,此时的维斯康蒂已经步入晚年,作为同龄的艺术家,维斯康蒂将托马斯·曼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原原本本地将小说中主人公阿申巴赫的职业困境和对美的追求娓娓道道,尽管他和托马斯·曼从未公布过出柜,但从诸多细节来看,两人具有同样的取向问题,这也让两人无论从对艺术的追求还是对爱的追寻上都产生精神上的共鸣,维斯康蒂成为最能体会托马斯·曼小说精髓的导演,也是最适合改编这部小说的艺术家。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影片讲述了一战爆发之前一位艺术家执着于少年之美而不幸丧命的故事。作曲家阿申巴赫到威尼斯旅行,希望得到心灵的休憩,在这趟旅程中,他遇到了14岁如梦如幻的美少年塔奇奥,一见倾心,然而北非流行的霍乱传来,阿申巴赫不幸感染,在神志不清的状态下他经常梦到塔奇奥和家人离开了威尼斯,而最终他因体力不支摔倒在沙滩上,带着满足的神情离开了这个世界。

如此感怀的故事沐浴在夕阳的晚霞和浪漫的海滩,平添了几分伤感和忧愁,勾起了人们对有限生命的无限遐思,维斯康蒂影片主题言简意赅:只有执着于对美的追求,人才能够忘掉世俗的烦恼和人性的矛盾与挣扎,坦然面对死亡的威胁,获得身心的安宁和精神的愉悦。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01、以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解析阿申巴赫的精神困境,人性的矛盾与挣扎体现在自我、本我、超我的对立之中精神分析专家弗洛伊德创立的人格结构理论将人格分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人刚出生时,以追寻快乐为原则,不会受到任何物质和社会条件的约束,由此构成本我,隐藏在无意识中。当随着环境的变化,自我得到发育,此时根据情境的现实性,自我会控制住本我本能的冲动,负责本我、超我与外部世界的连接,其任务就是将自我的冲动控制在无意识状态中。当孩子到五岁左右,超我开始形成,它代表着社会的理想和价值观,抑制本我的冲动,通过合乎情理的道德方式取代现实中的目标,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良心”。这三个部分相互补充、彼此对立,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行为,影片中阿申巴赫所有的矛盾冲突立足点正是因为人格中三个部分的对立关系。

阿申巴赫家族显赫,却过着严谨朴素的生活,影片没有提及其具体的家庭背景,却用阿申巴赫对艺术的追求来暗示家庭教育的严格,他可以为了艺术奉献所有的时间和精力,甚至以家庭幸福和身体健康为代价换取艺术的真谛,本我追求享乐,自我压抑欲望追求片刻的安宁,旅行便是阿申巴赫对本我的妥协,而超我时刻监督并压抑本我和自我的需求,因此即使在旅途中,阿申巴赫依然秉承着家族对艺术奔放的激情和细腻的情感。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弗洛伊德曾说“自我好像是骑在马背上的人,驾驭着这匹桀骜不驯的马(本我),约束着它前进的方向”。在午饭后,阿申巴赫思绪万千,难以抑制的创作冲动便是超我的体现,而本我又诱使自我察觉身体的疲惫,利用休息的空档探查可以“放肆本能的机会”,于是阿申巴赫采用了散步的方式,这便是自我对于本我的一种行为修正,如果仅仅是睡觉,本我没有办法激发出人的本能欲望,得到享受的机会,在无意之中,阿申巴赫发现了美少年塔奇奥,本我潜能被激发,自我让阿申巴赫身体因渴望和抑制而开始颤抖,超我抑制本我的冲动,采用了摇着头逃避的方式来化解“违背道德的企图”,理智让阿申巴赫内心逐渐恢复了平静。这一过程此时并没有结束,而是由于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关系产生内心的纠结,超我让阿申巴赫继续保持着对艺术的狂热,本我则表现出对塔奇奥的迷恋,两者成为其人性的矛盾与挣扎的根本原因。

当再次接触时,阿申巴赫总是在本我的支配下想要对塔奇奥亲近,可是自我总是能及时纠正这种无意识,于是他一次次跟随着塔奇奥,全片中阿申巴赫没有和塔奇奥有过任何的交谈,只是远远地欣赏这种美,可以说,这种美已经脱离了世俗意义的低级趣味,而上升到了艺术的高度,因此超我允许阿申巴赫在发现霍乱横行时站在生命关怀的角度提醒塔奇奥一家要尽快离开此地。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本片的唯美程度超出任何一部同性电影,如果不提及,甚至很多人不会察觉这一暗含的主题,原因正在于本我、自我、超我不仅仅存在于阿申巴赫一人,而是让观众产生感同身受的代入感,本我会让身体不由自主地亲近美的事物,而自我让其保持一定的合理距离,超我则站在精神层面欣赏艺术上的美丽。正因为三者的对立关系,往往成为同性之爱的起源,并由此终结。对艺术家阿申巴赫来说,这种有违良心的做法不可接受,由此形成了人性本我与超我的强烈冲突。

阿申巴赫之死便是这三者冲突的直接结果。本我冲破了理性的界限,自我始终提醒他应该注意健康,及时休息,但本我一次次诱惑自我突破底线,超我对美的追寻又让他一次次注视着塔奇奥不愿离去,最后因疾病和身体透支而不幸陨落。阿申巴赫的精神困境正是由于其艺术家的环境与价值观,却因为本我与自我、超我的严重冲突而始终被压抑,直到借用艺术之名破茧而出,人性的矛盾和挣扎终于在美的享受中落幕,让观众再次聚焦在生命意义的探究上。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02、对美的追求超越了性别的界限,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生命与爱的本源阿申巴赫的威尼斯之行与其说是艺术灵感的寻源之旅,不如说是对艺术之美的追寻之旅。塔奇奥以至臻至美的形体为依托成为纯美永恒的化身,他唤起了阿申巴赫对于美好情感的寄托,这种美绝不仅仅是肉体之美,更在于心灵的净化与感召。

阿申巴赫对美的迷恋已经超乎正常人的尺度,他在跟踪塔奇奥失败之后难掩失望之情,而在随后又神奇地相遇,此时他失魂落魄情不自禁地躲在一边,呼吸着塔奇奥身上留下的气味,并重拾笔墨,洋洋散散写下一篇情意绵绵、温柔细腻的散文,其中流露出对美的眷恋。影片甚至采用从头到脚的逐一拍摄方式呈现塔奇奥年轻躯体散发出的爱的光辉,从显性层面到隐性层面,阿申巴赫对塔奇奥的爱早已经超越了年龄和性别。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这种爱可以视为慈父之爱、艺术之爱或者精神之爱。阿申巴赫与塔奇奥之间没有任何的实质性接触,可是情感却切实传递在两人之间,形成了心灵上的相互呼应,作家由此还做了一场牧羊神般淫乱的梦,将男欢女爱的暴力凄美、颓废恐惧忠实呈现给了观众。由此引发了对生命与爱的本源探寻。

在传统观念中,“柏拉图式的爱情”象征着精神之恋,其实这是一种含义的曲解,柏拉图之爱作为古希腊文化的延续,实质上指的就是同性之爱。《会饮篇》记载了当时社会名流对爱神与爱情的讨论,很多对话都是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表达他内心崇尚的爱情。

在柏拉图看来,爱情是将至善至美的东西归于自身的一种欲望。在《斐德罗篇》中,苏格拉底给爱情有过定义“当追求美的享受的欲望控制了推动正确行为的判断力以后,当这种欲望从其他相关的欲望中获得竭力追求肉体之美的新力量时,这种力量就给这种欲望提供了一个名称,这是最强烈的欲望,叫做爱”。由此可知,爱不光与美有关,还与内心的善相连。换句话说,爱既在身体中,又在灵魂里。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爱不是与配偶的简单结合,而是一种神秘宗教式的哲学,由此他需要经过四个步骤:对形体之美开始敏感;由表及里地爱上与美相关的事物;心灵美重于形体美,由此关注法律和制度之美;由沉思产生崇高思想,获得知识之美。这四个步骤其实与阿申巴赫对塔奇奥之爱非常相似,阿申巴赫从形体美爱上了纯洁善良的内心,由此激发了创作的灵感获得了艺术上的升华,进而得到知识之美。

柏拉图并不是禁欲主义者,他认为爱情的发生自然而然,情欲并不是什么可耻或低级的表现,但节制却是获得真正爱情的关键。阿申巴赫没有将情欲作为爱的表现,而是以关注和欣赏的态度来追寻美和爱。他追求的也并不是奢靡的享乐主义,而是与柏拉图相似的善的世界。柏拉图的爱情观代表着古希腊普遍存在的观点,但这便不是对同性之爱的歌颂,而是饱含着对爱的最高境界的探寻,只有通过沉思,人们才能通过美的表象关注到善良的内心。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03、死亡与重生的二元对立象征着身体与心灵的和谐统一,彰显出艺术的理性与感性博弈影片名称“魂断威尼斯”流露出凄凉悲惨的命运结局,用死亡和重生的二元对立观作为现实的映照,表达出对艺术家身体与心灵和谐统一的美好期盼。托马斯·曼由于马勒的死亡诞生了创作灵感,维斯康蒂在风烛残年之际体会到死亡的孤寂,因此让影片在唯美的艺术享受同时营造出浓厚而绝望的死亡氛围,从每一处细节暗示出死亡的到来。

他乘坐的小船全身黑色,船夫少言寡语,如同灵魂摆渡的客船,而在当他意图离开,却去而复还,意味着命运多舛。炎热的威尼斯处处散发着消毒水的味道,折射出瘟疫已经失控。游客们说夏天里食用水果非常危险,而甜美可口的草莓恰恰就是阿申巴赫最喜爱的食物。在死亡面前,人们失去了抵抗的能力,坠入无尽的深渊,但对阿申巴赫来说,身体的死亡反而意味着精神的重生。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托马斯·曼说“几乎每个艺术家天生都有一种任性而邪恶的倾向,那就是承认美所引起的非正义性,并对这种贵族式的偏袒心理加以同情和崇拜”,阿申巴赫作为艺术家对于美正是同情和崇拜的心态,他说“时间若水消逝于沙,很多事情还来不及思考,就已经没有了再挽回的余地”,身体的不堪重负被塔奇奥的美所化解,心灵没有因为休憩而缓解,而是因为对美的追寻而放松。死亡对他来说不是一种负担,而成为了一种解脱和释放,让他心灵世界体验到了美的永恒享受。

阿申巴赫作为一位理性克制的艺术家,为了艺术的灵感远离繁华都市,不惜代价地追寻着美和爱,但是这种道德上的偏爱却让他心力憔悴,表达出艺术理性与感性的博弈。托马斯·曼对于阿申巴赫这种极端的追求态度是批判的,小说采用了反讽的方式数次调侃阿申巴赫,比如说他的作品“一本正经,精雕细琢,循规蹈矩,甚至有些公式化”,艺术追求的是创新性和独立性,而非程式化平庸化,艺术应该贴近生活,由此揭示了阿申巴赫创作枯竭的根源。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影片对于阿申巴赫进行了充分的艺术化处理,他从理性的状态逐渐转为了感性,所以他从一个彬彬有礼的长者逐渐放弃了身份与尊严,用全身心的爱投入到这段注定没有结局的情感之中,维斯康蒂对于阿申巴赫是赞扬的,艺术需要感性和理性的交融,过度的理性无法肩负起艺术的重任,阿申巴赫死亡时享受的神情告诉我们,他是带着幸福和爱离开的,由此获得身心最终的和谐统一。

威尼斯肆虐的瘟疫象征着艺术的衰败,尽管四处游客络绎不绝,但其内心已经出现了松动和懈怠,由此失去了艺术上的生命力,最终夺去的不管是阿申巴赫的生命,还有无数不可避免的死亡和堕落。阿申巴赫作为艺术家的代表,经历着艺术由理性到感性,情感从单纯到复杂,彰显出艺术的理性与感性博弈。

《魂断威尼斯》人格理论解析精神困境,从柏拉图之爱探究爱的本源

本片通过阿申巴赫的精神困境揭示出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三重对立关系,站在哲学的高度来审视阿申巴赫对美的不懈追求,死亡绝非只是悲壮的凋零,而成为永恒之美的重生,这恰恰正是艺术感性战胜理性的一次思想升华。美与爱作为生活中最宝贵的财富,教会我们的不仅仅是人性与欲望的痴缠,更是身体和心灵的和谐统一。

标签: 希腊电影欣赏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