撇开众星,从纯内容角度上说说《建国大业》观后感[已扎口]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113 0

一、背景交代

   五年之间,号令三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苦斯之亟也。---这是司马迁对秦末汉初这段风云弥漫的历史的总评,中国的最高政权发生了从秦到西楚到汉三次巨大变化,竟然在短短的五年之间完成了,中国历久以来从未风云幻变得这样急快的,人民尝受的战乱之苦也从未这样深过。而其间产生的众多风云人物如“汉初三杰”等,都详尽地记述在其《史记》里面。

   历史循环到了1911年到1949年间,将司马迁的话改两字同样贴切---卅九年之间,号令多嬗,自生民以来,未始有受命苦斯之亟也。

   细数一下,自1911年辛亥革了清王朝的命后,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纷纷登台的政治势力,主要有袁世凯,孙中山,蒋介石,日侵略者,毛泽东等,且不论称霸一方的各军阀及在背后捣乱的英美等列国。

   够热闹的了,正所谓乱世出英雄,就猛将来说,共党方面,十大元帅,五大野战军各自的十大虎将等等,这些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而国民党方面,蒋介石的五虎上将,八大金刚等,许多同样是抗日的名将英雄,却因有意的被淡化而被大家所忽略。总之,这期间涌现出来的牛人多的都数不过来了。与楚汉之间的历史相较,同样是风云变幻;同样是英雄辈出;同样是最终强弱颠倒,弱胜强,汉代楚,共党代国党;嬗代的过程同样是艰苦卓绝,可歌可泣。然而不同的是,楚汉间的风云历史有司马迁的如椽之笔详尽地记录下来,千载之后,还可熟知;而解放战争的历史,时值建国六十周年,又有多少人熟知?我想这也是因为至今还没有一部类似《史记》这样一部生动而非枯燥,系统而非零散,详尽而非简略的史书有关。虽然如此,所幸的是,距离这段风云历史才过去了60年,经历过那段岁月的牛人们有的还活着,去世了的,其故事也为他们的后代熟知,流传着。---孟子所说的”其故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焉。“也就是我们现在的情况,这正是我们的不幸之幸了。所以其它因素不论,跟着这部电影去重温这段不朽的历史,去熟悉这些英雄人物,还是很值得的。

   历史即人,人即历史。历史并不是生硬的书籍记载。历史的精华在于人的智慧,在于曾经是活生生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处世的方法技巧,高深的说法又叫谋略。历史的迷人之处在于没有假如,不会出现三国志游戏那样的IF剧情。历史功罪的判断法则只有唯一的一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胜者光芒无限,什么赞美都可以往他身上贴,败者万劫不复,什么骂声都可以往他身上扔。此一法则千古不易,2500年前,孔子最明智最现实的弟子子贡就感叹到:商纣的坏,并不像我们现在所说的那样不堪,而是因为身为败者,什么非议都往他身上推罢了,就像地处下流,什么脏的臭的都往低下流一样,所以君子恶居下流。这一点无可非议,还情有可原,因为五千年中国历史,没有哪个王朝不将这一做法当作基本国策一样来执行的:对所取代的政治势力作没有限制的政治非议宣传。逻辑上就很好解析,正像别人的悲惨凸显自己的快乐一样,敌对势力的反动则正好凸显自己的正义性,是符合天意民心的。可以说,对所取代的敌对势力积极宣传得越坏,江山统治就越稳固。所以站在统治者的立场上,何乐不为?历朝历代都是干得不亦乐乎的。但是,如果你真的相信了这条宣传的东西,真的相信了蒋介石就真的是一无是处,十恶不赦,那就太天真了。

   也正是这一条冰冷的法则,塑造出来的中国人的处世方式都是比较现实的,什么神明天命,仁义道德这些东西,聪明现实的人拿来利用,蠢笨书呆的人才拿来信奉。这就是为什么比较外国历史,中国是没有宗教的。

   时间过去了六十年,世易时移,共党方面不用像之前那样担心国民党反攻大陆,也不要再政治宣传上紧张兮兮了,而是宽松雍容得多。看完《建国大业》后,两个突出主题令人映像深刻,一个方面当然是讴歌,歌颂共党打江山之不易,艰巨,和传奇,大家包括我自己看了都会有些激动人心,热血沸腾的,说白了就是用电影的形式擦鞋,这是必须的基本工作,大家明白的,就像我们的日常工作一样。另一个比较难得的,那就是同情,电影中对蒋介石这头一号的历史悲情人物寄托了一定的同情,这同情体现在能用较客观的心态去分析了蒋失败的原因,而不再是一贯说的那样,是人民公敌,咎由自取。当然,共党还没大度到将内战罪名的大帽子扣在自己头上,这是不可能的。这一千秋功罪,暂时任谁也无法做客观的评说。反正电影中说的那套我是不信的。

   都说中国大舞台,但在这些人眼中,这个舞台还是太小了,要不然他们怎都一心要把别人赶下台去?可见他心中都不一而同地认为,只有自己一方势力的单独表演,才是真正的表演。五四之后,德先生赛先生之名风行华夏,两者同样是外来的和尚,为什么德先生念的经大家都听不进去?封建帝王观念根深蒂固,深入人心么?之前的袁孙之际,到之后的将毛时期,历史两次出现了让德先生登台大亮相的时候,但最后民主还是与中国无缘。不得不让人感叹:不知是嫌弃民主这个洋媳妇不够漂亮俊俏,还是我们的观念不够开放自由,满脑子都是偏偏只喜欢你,这个“你”就是---封建保守专制这类外表像大家闺秀摸样的东西。

   试想一下,二战后的日本和中国是在同一起跑线上的,几个月前有机会去日本东京转了2个月,从传统的各种寺庙古迹,到商城银座,数码区秋叶原,以及传闻已久的黄灯区新宿等地走马观花地看了下,当然这么短时间对日本想有个比较深的了解是不实际的,但从总体的感觉就是,日本在经济和思想自觉的观念上,起码领先了中国20年。中国失去的这20年,在哪里丢失了呢?内战肯定是罪魁。试想一下,如果没有内战,没有在内战中牺牲那么多人,消耗掉那么多物资,两党真的能走在一起组成一个有制衡有监督的政府,而不是专政的,没有或者是几乎没有任何监督力量来制衡的政府,今日的局面将会是怎样呢?可惜没有如果,这就是历史。

   瞎扯了一通,其实《建国大业》即解放战争的背景大家也熟悉,几句话就可以说清,那就是:

   在这中国舞台上,袁世凯孙中山两方厮杀的上半场表演已过,蒋介石毛泽东和日侵略者三方混战的中场表演才刚谢幕---这就是《建国大业》拍摄的大背景,而其所拍摄的内容,也正是为大家所熟知的,小日本被美国裁判用原子弹的红牌罚出中华战场后,剩下毛蒋两人大PK的国共第三次内战,现在称解放战争。

   二、内容评说

   1.总体感觉---走马观花

   先说下总体的感觉,除了走马观花,实在无法找出更恰当的词来形容。论专业比不上三大战役的电影,论详细不如《中国命运的抉择》这部连续剧,然而对于一部才2个小时多点的电影,要浓缩进3年风云变幻的众多历史事件,除了微微点下,走马观花式的安排纷纷过下场外,实在是别无它法。还得指出,导演不知是出于谦虚还是为了节省成本,里面涉及战争的场面,几乎都是直接从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照搬过来的,所以看到的都是灰色的显示。

   2.共产党的七大和国民党的六大---电影中忽略了

   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日本投降的8月15日离此时不久了,七大在延安召开与会代表共755名,其中正式代表547名,候补代表208名,代表全党121万党员。毛对这次大会的评语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历史证明,他当时下的评语是对的,正是这次大会概括出的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指导下,以毛为首的五大书记组成的中央领导集团,空前的将共产党,将全国人民的力量团结起来,像一把利器一样握在手中,运转自如,纵横驰骋,以弱胜强,奇迹般最终将老蒋赶到了台湾去困守孤岛。

   (到目前为止,共产党的大会已经开过16次了,然而七大在共产党的党史上,应该是有非常突出的历史地位的,起码我这个非党员,就只记得21年一大,党的创建,27年的五大,反省和国民党合作的路线,开始走独立自主的路线,即“枪杆子里出政权”的说法;45年的七大;77年的十一大,拨乱反正;当然,也记得2002年的十六大,伟大的“三个代表”。)

   几乎是同一时间的5月5日至21日,国民党的六大在重庆召开,具体不详,然而据说在开完大会的庆功宴上,出席的人不到三分之一,老蒋还为此大发雷霆。

   对比国共的两个大会,因为是在日本投降,内战全面爆发前夕这一特殊时期,所以不论怎么说,现在重看,都像是内战前彼此的誓师大会,蒋毛双方都是摆出一副磨拳擦退,跃跃欲试要大干一场的狠态。不同的是,毛方面上下一心,团结一致,士气高涨;而蒋方面则是有些上下离心离德,士气不高,总裁讲话,应者寥寥。

   曹刿论战的核心是: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有坚定可靠,忠诚不移的下属,才可以出战。就战前的政治动员来看,蒋输给毛太多了。内战此时虽然还没有打响,但战前的准备不容忽视,老蒋是未打就先输了一手。

   3、重庆谈判---真的是离民主只差一步?

   电影是以毛飞往重庆去和老蒋谈判开篇的。关于毛飞往重庆去谈判,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天时地利人和,当时都不在他这边。被动的局面让他不去不行。

   地利方面,美国的原子弹促使日本投降,时间上比大家预料的都要早,一时之间,广大的中国东部,从北向南的东北,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几乎都成了势力真空,谁抢先占领就是谁的地头,谁手快谁抢到。毛方面完全是靠原始的双腿跑动,而蒋方面,则是美国积极配合用飞机帮蒋空运大兵去占地盘,结果很明显,双腿是无论如何也跑不过飞机的,华中华南除了少数几个解放区外,全部变成了蒋的地头,华北东北的重镇险要之地,如徐州,北平,天津,沈阳等重镇也都成了蒋的地盘,而毛方面,不过是从大本营陕北向四周辐射的有限地区,主要龟缩在陕北经山西高原,蒙古高原一直延伸到东北的一线地带,华北的山东等地散落着一些解放区,但都是农村地区,根本就没有任何机械化,可资于战争的资源相当有限,主要的资源可能就是农民兄弟这些壮丁资源了。毫不过分地说,老蒋此时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并且都是些重镇要地,占尽地利优势。

   天时方面,当时的政治气候,可以说是祥云单笼罩了老蒋,老毛则是对比鲜明地独自在风雨中求援。美国苏联都公开只承认日本投降后的中华大地上,主人是老蒋,都对老毛不予理睬,不认同。对于美国站在老蒋一边,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美国还乘机对老蒋做了个便宜的顺水人情,将太平洋战争上和小日本PK剩下没有用的烂铜烂铁(剩余武器装备),当宝贝一样地卖给老蒋,这样惠而不费的人情投资,美国乐意,老蒋开心,难得的双赢交易,一拍即合也就是当然的了。

   至于苏联为什么也公然地站在老蒋这边,看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因为战后马上就是美苏间的冷战,两者是敌对的关系,美国已经和蒋紧紧搂抱在一起了,按照敌人的朋友也是敌人的逻辑,苏联似乎应该站在老毛这边的;并且还有大家都姓“共”,同宗一家亲这层关系在。然而深究起来,苏联采取这样的立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首先因为斯大林其实一直都是希望王明这些来苏联朝圣过的共产信徒,他相对熟悉的嫡系师弟们来领导中国方面的共产事业的,而不是毛泽东这样一个他一无所知,没来苏联朝圣过,有些异教徒意味,不听话,自搞什么有中国特色的共产主义,这是斯大林和毛间的私人恩怨,简单地说就是斯对毛没有好感,不信任。其次的原因则是用简单的投资理论可以解析,当时的蒋已经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从军队力量对比上,蒋的正规军是500多万,并且很多是机械化部队,加上地方武装力量是700多万,而毛则不过是120万左右,清一色的小米加步枪,毛谦虚的说话是“有几十万条破枪”其实是并不过分的,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到7:1,如果你是斯大林,作为一种投资,你会讲宝压给谁?会嫌钱多而押在看起来完全没有希望的一边么?

   可以想象,像美苏这样超大的两极,随便打个喷嚏都可以让地球抖三抖的势力,都同时公开站在蒋这边,可见当时的毛这一弱方是处于多么孤立无援的地步。这还不算,老蒋还不失时机,落井下石地给了他一记阴招,设下鸿门宴三函电请毛到重庆商谈国是,和平建国。来的话则可以擒贼擒王,让他有来无回,不来的的话,则可将内战罪名扣在毛的头上。妙招啊妙招啊,这一招真是妙不可言,估计蒋开始一定是这样得意的。

   正是在这种压力重重,孤立无援,处处被动的局面下,估计实在是没招了,老毛才毅然决定要动身,以身试险,来化解这被动的局面。毛此去重庆,交代后事般事先决定让刘少奇代位,传闻在延安机场登机的时候,N多农民百姓哭喊着:“毛 !不能去啊!” 场面悲壮得让人泣下,大有荆轲一去不返的味道,这好像是毛生平首次坐飞机,没有任何新奇感,有的只是深深的无奈、沉重和依依之情,遂下令飞机绕延安飞了一圈后,才排云冲向重庆。重庆这个龙潭虎穴,等待他的命运是什么呢?

   关于毛的到来,从当时报纸极力报道的情况来看,可说是山城鼎沸,由此牵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大家都天真地以为看到了和平的曙光。老蒋则大发雷霆,将替他出这主意的狗头军师吴鼎昌痛骂一顿:“不是说毛泽东肯定没胆来的么?现在他来了,请神容易送神难了!”

   至于人和方面,这里所说的“人”是指有政治话语权的一些政治小势力,代表是张澜的民盟等各小党派,而不是指普通意义上根本连话也无法说的小老百姓。不怕刻毒地坦白说,个人觉得,这些小党派因为没有自己的武装力量来打江山,就决定了其党的方针路线只能是做出墙头草的姿态,谁胜就会毫不犹豫地抱紧谁的大腿,以期最后能分到政治权力的一些残羹冷炙。所以,此时此刻,大家都一致看好蒋,几乎都直接或间接地站到了蒋这一边,这一点在《建国大业》中就讲的很清楚,毛到了重庆,张澜就出来间接的替蒋作说客,施压要毛在谈判中作出让步。正是迫于这些种种压力,毛在谈判中的让步也是巨大的,从要求在未来联合政府的100个军要占据40个,一下退到了20个,即未来联合政府军队组成国共对比是4:1,但蒋方依然不同意,要求最多只能保留到12个军。

   从谈判的诚意上来讲,毛方面在七大就作文《论联合政府》,思想上似乎早早就做好了联合建国的准备,行动上则是顶着方方面面的压力来了重庆,在谈判桌上作出了实质性的重大让步,看来也真是诚意十足,可以肯定的。而蒋方面则是咄咄逼人,心不在焉的,甚至是玩台面上笑脸迎人,台下踢脚的阴招,有些笑里藏刀的阴险,大家说好谈判期间停战的,但下面有些人不肯听话,“润之兄,我也是很无奈的!”,所以说在蒋这边,似乎是一丝诚意也无。但有一点必须注意,毛临走时交待下面的将领:你们要放开些,放心地打,你们打得越凶,我在重庆就越安全,谈判的资本也就越大。这样看来,毛蒋二人似乎一早就预料到彼此大打出手是无法避免的,谈判只是碍于全国人民深系和平的期望压力下,才不得已装装样子坐在一起,忽悠一下人民罢了。从谈判的结果来看,也正好证明了这一点,43天的马拉松长谈,可以说没有弹出任何实质性的东西来,然而又需要给希望和平的全国人民一个交代,周于是聪明地提了个建议,将谈判记要整理下,就当作业交了出去,这就是《双十协定》。

   因此,简单地将内战罪名冠在老蒋头上,是不公平的。孙子兵法第四《军形》篇响亮的说明:可胜者,攻也;不可胜者,守也。毛蒋二人都是玩了一辈子兵的人,对于政治上的攻守之道,时机的把握,可说是里中能手。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这边,蒋怎么盘算都是胜算十足,机不可失,此时不果断进攻,却真的坐下来和毛扯淡,大方地送给了毛时间和时机,估计在蒋看来,那样才是会遭天谴的。犹豫慈悲,是政治最大的死敌。估计毛蒋二人易位,毛也会像蒋那样采取果断进攻的做法。君不见内战进行到1949年初,三大战役之后国共双方强弱颠倒过来,优劣易位之后,国民党审时度势,来了个不可胜则守的做法,积极主动要求和共产党重开和谈大门,建立联合政府的时候,此时的毛则是嗤然付之一笑,苛刻地提出了10项要求,一丝机会都不给国民党,满心是必欲绝之而方快的心思。此时此刻。又该如何评说?

   由此看来,国共双方优劣悬殊,强弱之形明显,才是内战的根本原因,而不在于蒋毛双方的个人意志。这一点电影中也有交代,在蒋假装坐下来和谈的时候,国民党内就有些元老立马跳出来,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对蒋哭喊道(原话忘了,大意是):100个席位一下让出了10多个,这是自亡我党啊!而毛人凤的CC组则是更过分,公然闹情绪,来以示抗议。可见在各种错综复杂的牵绊下,个人意志是多么的无力,这时能起作用的只能是集团意志,关系的是集团的利益。

   如果双方力量不是那样悬殊,要灭了对方都是不那么容易的时候,才真的是一个客观的和谈良好时机,才有可能出现一个民主的联合政府。纵观中国历史,统一是必然趋势,在以往没有民主观念的时候,决定了统一的手段只有唯一的一种---武力征服,最典型的是三国时期,在三方势均力衡,有和谈统一建国的客观良机,民主却还没有出世。到了1945年,民主已是世界大流的时候,为国家政权的建立除了武力征服外,多提供了一种和谈建国的手段,则又缺少一个势均力敌的客观的和谈环境。

   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和谈劈裂,中国历史再次上演了一出“兄弟阋于墙”的悲剧,一出亲痛仇快的悲剧。因而,多少中华好儿女为此葬身其中,多少宝贵财富为此被无谓消耗掉,又有多少良田美景成了平常百姓的葬身之坟。

   一将功成万骨枯,以此出发,来评说解放战争的功勋臣子,则大可不必。

   4、三大战役---略、淡化

   不知是因为上面分析的原因,还是因为协商会议才是电影的主题,电影对战争过程如三大战役确实做得很淡化,都是明智地草草交代下就过去了。今时不同往日,要照顾下台湾兄弟,免得他们看了怒气勃勃,无意中加大统一难度,延缓统一日期,这罪谁也担不起。六十周年国庆,应该是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的大团圆局面。

   虽然,电影中还是有个地方让人映像深刻,用间接的手法对战争的惨烈做了强烈的暗示。就是平津战役后,毛等五位中央领导进北平城的时候,在机场进行了个小型阅兵时,一个解放军战士跑步上前来到毛面前,用嘶声裂肺的高腔,悲壮中带着自豪的汇报道:“报告毛 ,塔山老兵···”踏上老兵究竟意味着什么?竟然能于千军万马中在毛面前高声亮相?

   富兰克林有句名言:缺了颗钉,少了个马蹄,因而少了匹马,因而少了位骑士,因而输了场战役,因而丢了国家。说法似乎有些夸大。然而却可以毫不夸大地用在塔山英雄阻击团身上。理由如下。

   国共内战进行到1948年底,共军方面经过了战略防御,战略转攻后,来到了决战的关键时刻,辽沈战役是最先打起来的,其中主要包括长春,沈阳和锦州3个战场,锦州因为地处东北的咽喉之处,成了这场战役了关键,锦州攻下了,整个东北都将成了一个口袋被抓住手中,沈阳的卫立煌,长春的郑洞国都成了瓮中之鳖一样将它吃掉。蒋方也意识到锦州的重要性,因而老蒋亲自坐镇,在葫芦岛增兵,从西面驰援锦州,同时命廖耀湘兵团从东面驰援,想从东西两面将攻打锦州的林彪吃掉,林彪一度畏惧犹豫不敢打锦州,待坚定下攻打的决心后,派了一个纵队,2个独立师共8个师的力量来阻击西面援兵,为攻打锦州争取时间,林当时下达的命令是:只要守住阵地,不要怕伤亡,死也要给我将他们挡住!国民党西援力量是11个师,力量火力都占优势,几乎没有什么取巧的地方,完全是力量相碰的攻守之战,《辽沈战役》电影中的说法是,阵地被炮火翻了几番,有些团打到只剩下几个人了,还在顽强阻击,可见其惨烈程度,真是笔墨难容,这其中就有"塔山英雄团"等这样的英雄战斗集体。

   结果就是后来大家知道的,阻击任务惨烈完成;因而争取到时间,锦州顺利攻下;因而对整个东北的国军完成封锁包围,取得了辽沈战役的胜利,圆满结束东北战场;因而毛手中一下多出了林彪这支强大机动的四野军团,乘胜出关,驰援平津战场,困住傅作义军团,取得了平津战役的胜利;因而能策应淮海战场,令傅作义60万大军不敢南下,保证淮海战役取得圆满胜利,消灭掉杜聿明的徐州军团,至此令蒋的王牌主力全部消亡殆尽;因而保证了渡江战役的迅速胜利,全国的解放,新中国的成立。

   像这样的血铸功臣,能不该在千军万马之中,在毛面前高声亮相么?能不赢得毛的肃然起敬么?

   时值政协大会的筹备之中,电影中毛周二人,为会址拿着地图痛苦地寻找着一个合适的地址,先是无奈地选择了哈尔滨这个寒冷之地,最后大胆选择还未入手,还是老蒋势力的北平作为会址,正是体现出对林彪的信任,而林彪派程子华组织阻击任务,又是一种信任,程子华对塔山等阻击团,肯定也寄托了信任。塔山的惨烈胜利说明,信任很难,代价很大,却很可贵。

   5.悲情父子----最大亮点

   用相对客观的眼光分析蒋失败的原因,寄托应有的同情,我认为是《建国大业》的亮点,其他讴歌之类的主题都是些老调重弹而已,没什么新意。

   电影中分析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3点:

   1)国名党军队有一定的厌内战情绪,导致整个国民党军队的战斗意志不强,士气不高。典型代表是李连杰演的陈绍宽日本投降后就马上辞职,这类人属凤毛麟角;其次是在内战中消极剿共的,出工不出力,装装样子,磨洋工的也大有人在,如塔山阻击战中驰援锦州的国军中,二十一师侯镜如后来有人分析就是这类人。以及一些立场不是很坚定,犹犹豫豫,最后投降的,郑洞国,傅作义可以算这类人么?天知道。

   2)蒋方面无论是党还是军里面,派系复杂,山头林立,没有共产党团结,无法将自身强大的人力物力资源有效地组织起来进行决战。

   在党方面,冯玉祥,李济深等这些元老级党员直接站出来反蒋,李济深是被三次开除过党籍的人,和蒋的恩怨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而冯玉祥曾经则是在中原大战中和蒋大打出手过的,只是当时共产党还是星星之火,有大把时间让国民党内部大闹特闹,并且当时的同一时间,共产党方面,李德博古等为首的18洋学士正在瑞金大肆争权,极力孤立排挤毛,可以说此时国共两党都是不团结的,大家半斤八两。然而到了1945年之际,毛在延安窑洞里通过近10年的苦心经营,七大的胜利召开,已是标志着他将共产党牢牢地掌控在手中,如使臂弯般可以运用自如了。而相比之下的国民党,比起毛来,蒋在8年抗战中就似乎睡大觉去了,日本叵一投降,党内竟又干起多年前内斗的颓丧勾当来。所以现在可以事后诸葛地下个结论,国民党是外强而中干,共产党则是瘦小而精悍,两者PK,事实也证明国民党的失败一早就是注定了的。

   在军部方面,以李宗仁白崇禧为首的桂系老军阀始终和蒋是貌合神离,甚至不时出来搞公开对立,如何孙中山的儿子孙文竞选副总统并出乎蒋的意料而胜出了,甚至后来干脆将老蒋敢下去取而代之自己当总统。关于这点,电影的说法是蒋知道大势已去,玩以退为进的手法,在背后操控国民党,并顺便布局退守台湾。事实究竟怎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足以说明蒋对国民党这把似乎老掉了的宝刀,是无法像毛那样运控自如的,太多人出来给他制造的阻力了。电影中还说道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的时候,蒋介石本想将卫立煌和傅作义两大集团军南撤,以先保江南半壁江山的稳定,然后再徐图收复北边失地的,虽然亲自坐专机去做劝说工作,但卫立煌、傅作义两人都是借口堂皇,甚至还说服蒋同意自己坚守的本意,说白了就是不服从蒋的命令,结果把老本,一百多万能打仗的正规军队丧尽。

   因此,电影中老蒋父子两人,在三大战役之后,坐在地上无奈地悲叹:“国民党是败在自己人手中的啊!”老蒋这样悲叹,是很有道理的,而不是人天性中本能的推卸责任。

   再来反观共产党的治军特点,军政同样重视,甚至是有时政重于军。首先看中央领导“朱毛”的说法,一个抓军务,一个抓政务,抓政务的毛领导抓军务的朱。再看中野的刘邓,四野的林罗,战后评10大元帅的时候,罗荣桓这个纯粹搞政务的人也入选,这是解放军的一大特色。再看淮海战役的时候,五人指挥委员会“邓、刘、陈、粟、谭”,搞政务的邓是淮海战役名义上的最高领导,而不是搞军务的刘。可以说,正是这种军政同时重视的治军特色,使共产党的军队组织严密到了极致,很少会出现像蒋方阵营那样出现不停指挥的情况。这也是蒋失败的又一重大因素。

   3)国民党政治腐败严重,贪官污吏普遍。这不是什么新潮时髦的疾病了,历朝历代包括今天的国家,可以这样下断言:不贪污腐败的国家还没有出现过,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国民党的贪污腐败,造成的严重后果是经济到了就要崩溃的危机边缘,电影中是通过蒋经国---给人一副很强烈的少壮锐气的映像----这个人物来反映国民党方面的经济危机的。在蒋埋头军事欲力挽颓危,无暇其他的时候,管经济的蒋经国同时注意到了经济方面的巨大危机,于是亲自跑到上海,想通过铁血的经济管制,从经济上,与其父同做力挽狂澜的最后努力,却首先碰到的却是国民党内最大的贪污腐败集团--孔宋集团,由此而发生了重大冲突,小蒋知道厉害,不敢先下手,回去向他老豆请示要果断向孔宋集团开刀的时候,得到的却是老蒋无奈的回答:“算了,已经没有必要了。”老蒋说这话的时候,已是淮海战役的尾声,蒋在军队方面的老本几乎丢尽,知道大势已去,台湾将会是他最后的归宿,大陆方面已没必要做无谓的折腾了。国民党严重腐败的例子想一下还是很多的,日本宣布投降,美国积极出动飞机帮蒋运兵去占地盘的时候,有些地方竟然被仅靠双腿的共军占领了,气得老蒋大骂美国的飞机不行,慢吞吞的,美国人则无辜地说:“我们的飞机,大部分装运的都是你们官员和亲戚收刮到的财资,真正用来运兵的没机架。”还有,淮海战役中徐州剿总名义上的司令刘峙,除了蠢猪将军的外号外,还有个贪财将军的外号。等等。

   可以确定,经济危机才是蒋失败最根本的原因。至于论证,这里就免了,大家去百度专业的资料来看吧。

   三 观后感想

   1、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句名言揭示的是对事物做客观认知的前提是先必须置身事外,以旁观者的立场,其次是必须站在“东山”“泰山”这样观望的好地方。时值六十周年,离那段是非历史已遥遥相距一甲子,一甲子应该足可当作是个“东山”,让我们登上去重回望这段历史,比较客观地来评说这里面的是非功过了。

   2、毛的乾坤大挪移手段。

   再一次跟着电影体会了毛从开始的的处处被动,无助的危局中,以顽强的意志,冲破层层困难,最终带领共产党走向胜利的过程,实在是激动人心。

   以强胜弱,彰显的是力量,胜利是理所当然的,没什么好留意的;

   以弱胜强,凸显的是智慧,胜利则有些近乎奇迹,往往让人回味无穷。

   重庆谈判时的毛,弱小,被动,孤立无援,四处都有压力而来,然而为了胜利,依然顶住重重压力,勇敢地飞往重庆与蒋周旋,历时43天的谈判后,据说回到延安后,接下来就得了神经衰弱,很长时间都睡不着觉。看起来似乎很艰苦,悲惨,甚至是可怜,然而其身上却始终奔腾着一股不屈、不馁的,昂然向上的气息。这种气息实在是没有什么好的言辞来形容,只能让我自然联想到易经中《乾》卦中那条飞龙,不断地在积极努力地积攒力量,慢慢地从开始的“在渊”,到后来发展到“在野”,直至到最后的“在天”---飞龙在天。

   自强不息---这个词语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然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自生民以来,这股精神在一个人的身上可以体现得这样淋漓尽致,在一个人身上涌动得这样气势磅礴,在一个人身上可以奔腾得这样势不可挡。除了毛,估计也数不出几个人来了。想下他在人人都不看好他,无人肯给他支援的情况下,却能以乾坤大挪移般神妙的手法,以弱胜强,最后打败蒋,就不会觉得我说的是虚言了。

   学会善处于失败之中。当延安被胡宗南占领,许多共产党为此遭到精神打击,认为红色圣地失守,革命希望渺茫的时候。毛说的一番话深刻异常:“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失败并不可怕,我们当就是在重重的失败中走到今天的,只要人还在,就有地在。”这话让我自然联想到三十六计中的压轴大计《走为上》说的:降则全败,和则半败,走则未败。未败者,胜之专机也。---话不同而理一样,没有足够的睿智和对世事的洞察力,不能道出这样的话来。

   联系三国,为什么吕布、公孙瓒、袁绍等一败皆蹦,败亡之势不可逆转,而刘备曹操却一生败仗无数,事业却能越做越大?无它,善处于失败之中罢了。很多人都知道要想事业有成,必须学会与人善处,却忽略了怎么去与失败善处。失败其实多过你的朋友,能不学会与之善处么?

   3.做下蒋的事后诸葛

   联系历史,研究失败者,会发现他们往往有个共同的特异才能---将自己人赶到敌方阵营去,壮大敌方势力。项羽之于韩信陈平,袁绍之于许攸张合,蒋介石也如此,与何应钦这样的能人貌合神离,和李宗仁白崇禧离心离德,和冯玉祥李济深等一阵恩怨纠缠,一大批将领更是在解放战争中纷纷起义,引起士气崩溃。后来有人分析说,如果内战期间,蒋如果任何应钦而不是顾祝同做国防部长的话,鹿死谁手还真未定,因为顾祝同制定的战略太保守了。

   又是如果,再如果下去真是怎么也说不完了。很想知道,蒋在失败之后是怎么来做检讨的,估计肯定会比我现在说的要详尽深刻的多。不知会不会像平常人失败之后,总是条件反射般来个事后诸葛:“之前是否太骄傲了,把许多能人晾着不用,不肯学习刘备,多屈尊降贵去收拢人心,好让他们为我卖命。多团结尽可能多的势力,而不是像把张澜那些小势力赶到毛那边去被毛利用···”

   满招损,谦受益的教训,朴实简单易懂,然而如果是在丢了大好花花江山才事后诸葛地幡然悔悟,这个代价未免大得有些史无前例。

  

标签: 战争电影观后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