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硝烟和背影——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115 0

远去的硝烟和背影

——电影《长津湖》观感

远去的硝烟和背影——电影《长津湖》观后感

难得的国庆节假期,三十多年,第一次踏足孩童时代门前清澈的小溪,十多年,第一次走进现代化影院享受商业电影。我很反感把真实的历史拍成商业化影片,用烈士的血做题材赚钱。今天坐在有按摩靠背的影院三个多小时,突然又改变了看法。“枪炮声、爆炸声、燃烧的烈火、冲锋和怒吼”如同身临其境,散场会半小时耳边还在“嗡嗡”作响,就像当年真枪实弹打靶归来。

影院身临其境的效果是电视、手机和当年的露天电影无法体会到的。庞大的演员阵容和群众演员队伍至少要几千人参与,薪酬不低,“飞机、坦克、大炮、军舰。。。”众多的道具,投注不小,影片拍摄投资据说达到13亿,如果不采用商业手段很难做到。

小时候抗美援朝的影片很多,《奇袭》、《奇袭武陵桥》、《上甘岭》、《英雄儿女》、《奇袭白虎团》、《打击侵略者》。临村哪个村子晚上要放电影,白天大家都会奔走相告,早早吃过晚饭,只要十里路内大人、孩子都要三、五成群走路去看。本村放映露天电影还能坐上学校搬来的椅子,家里拿来的板凳、马扎或者搬块石头。如果到外村看露天电影,运气好了能骑在墙头上或者站在树杈、草垛、柴禾垛上,运气不好只能跑白色的影幕后面反着看,或者挤在人缝看半个屏幕。即使这样一年也看不到几次,而且都是重复放映的片子,糟糕的是经常没开始就停电或者片子放半截电就没了,大家戏称电影名字是《夜战白瞧》。最搞笑一次是在村里放映戏曲片没什么吸引力,大冬天我竟然躺在人家柴禾垛上睡着了,电影散场一个多小时人都走光,如果不是家里人出来拿手电找估计得睡到天亮。

村里有两个抗美援朝复原的老兵,都是爷爷辈的,黝黑的皮肤、瘦高的个子。大爷住在高台阶上,大奶奶曾经是“地主婆”(据说是政府奖励的),老爷子平时不爱说话,嘴里总是不停的“呸、呸”往外啐吐沫,不记得他曾讲过抗美援朝的故事,唯一印象是大人说当年他从朝鲜战场回来,是被大伙簇拥着抬进村子的,现在想起来估计大爷应该是个立功的“大英雄”。三爷倒是爱讲抗美援朝的故事,但故事只有一个,他说自己“不是雄赳赳、气昂昂渡过鸭绿江的,是坐焖罐火车出的国”,他在志愿军当炊事班子。有一次往前沿阵地送刚烙好的烙饼,把烙饼放在后背上匍匐爬上阵地时,后背被汤的满是泡。他最经典一句话是形容阵地上的美国鬼子“漫山遍野,kuai、kuai的(一声,形容密密麻麻的方言)”。

还有一个参加抗美援朝的亲人就是大姨夫,七十年代他已经是创造“奇袭白虎团”奇迹的607团政委。回老家探亲聊起电影《奇袭白虎团》,他说电影中的“严伟才”生活中叫“杨育才”是他的战友。每次大家坐在一起喝酒让他讲讲“抗美援朝”打仗的故事,他都会默默转身离开饭桌。对于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听打仗的故事是纯属好奇听热闹,但对于他来说是痛苦的记忆和不堪回事的往事。只是听他讲过“在坑道里连长就牺牲在他面前,他带一个连战士坚守阵地,最后撤下来就剩下他们五个人,牺牲的战友太多、太多了”。直到几十年后,每次看到采访抗美援朝老战士,每个人回忆朝鲜战场痛苦的表情时,才真正懂得那场战争在这些老战士心中留下的伤疤有多重。

在创作长篇历史小说《沽河》,描写抗战胜利时,有这么一段描述:

“战士们三三两两抱成一团喊着、跳着、流着泪笑着。没有经历艰苦卓绝生死考验的人,无法体会这些枪林弹雨走过来的八路军战士的此时心中的喜悦和激动。这些八路军战士都是穷苦人出身没文化、不识字有些愚昧落后,一开始并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和勇气,贫穷与压迫让这些穷苦的年轻人,在一个有信仰为穷人说话的政党影响下,觉悟和勇气被彻底激发出来,他们先后扛起枪共同走向了抗日战场。据不完全统计,他们当中每六个人就有一人已经为国捐躯,如果抗战再坚持几年,他们中的很多人恐怕都无法活着看到胜利那天。如果不能打赢这场战争,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家里的妻儿、老小都会被株连生死难料。如果没有不怕流血牺牲、破釜沉舟的勇气,恐怕连穿上这身灰军装的胆量都没有。”

巧合的是小说《沽河》中写的“八路军邓宋支队(八路军第四纵队)”,邓就是影片中志愿军副司令员邓华,宋就是志愿军第九兵团司令宋时轮。菜树沟的黑登顺和黑登仕就是在一九三八年秋天加入的“邓宋支队”,小说写到一九五零时是否让他俩出现在朝鲜战场?目前还没有想好。到底让谁代表沽河人入朝参战?也没有构思好。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当年沽河有不下上百人加入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走向保家卫国战场。

硝烟散尽,他们大多数人又脱下军装,默默无闻地回到老家当起农民。没人炫耀自己的“英雄壮举”,就像一座山、一棵树、一泓泉水静静地生活、伫立在身边。

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又默默地离去,留下的只是模糊的背影。

标签: 战争电影观后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