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173 0

或许是因为热爱的缘故,很多电影导演拍摄过关于电影内容,或者以电影相关内容为背景的电影,这么说好像有点绕口令,咱们举个例子,去年上映的由由昆汀·塔伦蒂诺执导,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布拉德·皮特联合主演的电影《好莱坞往事》,就是拍摄以上世纪60年代好莱坞的与电影和演员相关的故事片。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影片《坠入》画面

那么,《坠入》这部电影,导演是印度人塔西姆·辛,讲述了一个电影替身演员在受伤后挣扎与同样因为摔伤住院的5岁女孩亚历桑德拉之间关于伤痛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当然,虽然是印度导演,但是这部影片没有印度电影常见的歌舞场面,取而代之的是采集自世界各地的绝美风光摄影和人文遗产镜头。糅和进导演自己的生命体验与联想的故事,连同“画中画”的剧情设计,试图用一种隐喻和对应的方式来为观众揭示一个人真实的内心挣扎。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我们今天就从摄影的角度切入,分析一下这部每一帧截屏都能够做手机桌面的影片,有哪些值得摄影爱好者借鉴和学习的理念和技巧,并且指导自己的摄影实践。

一、华丽优雅的黑白影调开场影片一开头,导演使用了一连串升格拍摄的黑白摄影画面交代内容。由于是升格拍摄,就是所谓的慢动作,画面中所有人物的动作,行为,状态都缓慢下来,仿佛吟诵一首诗歌。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电影开头部分慢镜头的进入,似乎营造了一种史诗般的神圣感,黑白摄影画面中的构图丰富多变,精彩华丽。

对角线构图建构了火车桥梁的宏大空间,一种视觉上的广度由此展开。有利于衔接后面奇幻剧情的推进。

三角形构图支撑了人物,火车,蒸汽的流淌,整个画面在一种结构中形成了运动感。在画面结构构成重点表现的同时,黑白影调关系也是层次细节丰富且富有高级感。为了平衡天空与人物的曝光,在摄影机镜头上使用了滤色镜拍摄黑白影像。

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蓝色天空在这样的光线拍摄下反而颜色更深,成为画面中影调比较重的部分,熟悉黑白胶片摄影的同学会了解滤光镜的作用。在平衡影调和局部增强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好比在lightroom中调整色彩的HSL工具。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通过这样一个黑白影调加升格慢镜头拍摄的开场,我们了解到紧张状态之下进行的是一场事故后的救援工作的撑场面。在看过整部影片之后,我们再回头想想这些开头的黑白画面,实在是导演的浪漫主义的编排。

其实将这些画面升华的元素不只有视觉,因为来源于电影,视觉与听觉是统一的,实在不能不说在这个黑白影调开篇同时的配乐,导演使用的是贝多芬的"第七号交响曲 - 第二章节",试听之间的完美融合,在节奏和心理上产生了共振,同学们回去可以在网上搜索到这段音乐,配合着一起来看本文,效果会更好。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二、超低地平线构图在风景摄影中,必然涉及到画面构图里面的地平线的位置。因为地平线决定了你的构图基线与观看的水平线。我们的视觉习惯,在观看与自然界相关的影像时,天然的与自己眼睛观察世界的方式相联系。那么在观看风景照片和图像的时候,地平线的位置就能够影响我们视觉心理的解读。

地平线的位置在摄影画面中也能够成为构图的基准线,比如在拍摄三分法构图中,地平线的位置就是区分画面结构和空间的准线。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在影片《坠入》中,我们来看一下导演是如何设置地平线位置的呢?在很多的场景中,导演摄影师把地平线的位置无限的压低,有些画面的地平线位置甚至已经到达屏幕的底线。

这样拍摄构成画面,带来了两个结果,一个是画面背景部分的内容空间变大,一个是地平线与背景之间的部分被突出。

那么摄影师是如何安排这两个变化的部分的呢?在背景中,将扩大的空间全部填满同一种材质,或者在一个色彩倾向下表现。咋这些画面中,背景中全部是高耸的沙丘,沙丘呈现出的橙黄色成为画面中绝对的主导性色彩。这样的安排好像将自然景观的画面变成了一块巨型的幕布,空间感被压缩了。

第二个变化的地平线压缩之后,人物所处位置空间收窄,这就形成了一种舞台效果,由于视觉上制造了一种狭窄的空间感,人物看起来就成了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员。观众们好像是在观看一幕话剧。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如果我们观看过这部电影,我们就能够了解摄影师导演这样安排的目的,因为剧情中这些人物的出场其实都是男主人公罗伊头脑中给亚历桑德拉编造的故事,本来就是幻想中的场景和故事。导演借由这种故事的虚幻空间,上演了一幕幕色彩纷呈的独幕剧。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三、童话色彩与色调构成由于导演是印度人,我们都知道。印度民族可能是由于生活在热带地区的原因,尤其喜欢丰富的色彩,而且色彩之间比较少的调和,更多的是明度和纯度都高的纯色。所以在电影中,画面的色彩尤其饱和与浓重。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在画面中,不同人物来自世界上不同的地区,同样的,根据不同地域特色和人物的角色功能安排了一种颜色与之对应。片中使用弯刀的印度武士用绿色代表,在拍摄他的场景中,周围环境必然是绿色的,最起码也是有绿叶来衬托。

代表争议和勇敢的美国西部枪手,则是用黑色和鲜血的红色来代表。梦境中每一个人物都有特定的代表颜色,这种风格化的行为看起来确实是超现实的感觉,这也正是与现实进行区分,给梦境和虚幻以尽情的颜色的方式。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影片中还有一些导演流露出的成长过程中对于古典西方绘画,对于梦境和传说的幻想。通过摄影这种方式拍摄表现出来,如果不加修饰,或许会显得直白突兀,所以导演选择在表现梦境和幻想这样的场景的时候,利用绘画中的透视缩短法,还有摄影手工上色染色技术的工艺语言,叠加在这样的画面上。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这种效果的使用,形成了浓重的超现实感和魔幻感。这种方式在摄影史上有摄影师使用过。比如捷克摄影家简·索德克的作品,他早期作品基本上都是黑白,后期创作开始采用彩色摄影材料。他作品的题材大多与性、男人与女人有关,有的作品则反映年轻人与老年人、着衣的人与裸体的人的各种型体。

在摄影创作风格上,这些电影画面与简.索德克用一种十分强烈的甚至是“侵略性”的手法,使作品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冲击力。这样的画面有着以暗示人类的原始性欲望和性行为。所以导演与简.索德克作品中都有着某种这种直言不讳的语言,展现了人类生活中的某种深层的含义。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四、梦想世界与现实风景导演在拍摄精彩故事的同时,没有忘记为自己的祖国做一波大力的形象宣传。这部影片在摄影上,不遗余力的在推介很多印度的知名名胜古迹,很多场景就在这些名胜中取景拍摄。

此片辗转 18个国家拍摄,仅在印度一地,就有焦特普尔(jodhpur),因为当地人多把房子涂成蓝色,所以又被称为蓝色城市(Blue City)。乌代浦尔(Udaipur)的湖中宫殿(Lake Palace)于1754年修建在Lake Pichola的Jagniws Island上,本来是皇族的夏宫,现在已经改建成了一家超豪华酒店,007的八爪女就是在这里拍的。斋浦尔(Jaipur),这座城市又被称为粉色城市,因为1876年时,这座城市被涂成粉色来迎接威尔士王子。法特普希克里(fatehpur sikri),莫卧儿帝国皇帝阿克巴(Akbar)建来作为首都,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遗弃,现在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月亮井(Chand Baori),是一个著名的梯井,距离斋浦尔(Jaipur)95公里,已经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焦特普尔(jodhpur)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在拍摄这些名胜古迹的时候,导演没有采用普通的游客视角,更多的是从剧情出发,在视觉上寻求某种非真实感,在寻找建筑本身的形式感和结构特征的同时,融入人物的情节和叙事,在整体上形成一种超现实的视觉感受,尤其是在色彩与这些建筑和风景的结合上,形成了一种典型的热带风格或者是印度“咖喱”色调。

通过与色彩表现的结合,涉及到梦境中的这些场景其实已经就成为传统与现代,远古与今天,甚至是灵与肉之间的暧昧地带,已经是消除了具体指向的概念化的场景,有些地点好像是数学结构和显微镜中的晶体空间。

这种摄影镜头和画面的摄影也是导演区别于其它印度导演的一个特点,可以说塔西姆·辛是印度的,也是世界的,因为他的后现代的影像语言没有拘泥与单一一种。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月亮井(Chand Baori)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泰姬陵

影片的世界性还体现在,片中出现了世界上很多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中国的长城,桂林山水,法国埃菲尔铁塔,甚至是土耳其的苏菲舞都出现在了这部影片中,真是大饱眼福。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长城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桂林山水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五、极简构图之前我们说,塔西姆·辛的影片中有着后现代摄影的元素,那么极简构图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视觉构成方式。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将一幅画面或场景剥离到只剩下最少的元素,是一种常常令人感到耳目一新的构图方式。我在拍摄中有时会试图将所有令人感兴趣的东西都塞入画面。由此带来的问题是,我们越是把所有的物体、人物、线条、形状等等塞满画面,观众就会越发感到无所适从。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以《坠入》威为例,故事中涉及了现实世界和梦境两个空间,人物故事环境多变复杂,在摄影中,某些极简构图是可以形成视觉空隙的作用。画面中利用了建筑的线条结构构成了简单的空间结构感觉,视觉上反而形成了强有力的结构感和独特的视觉感受。

不能忽略的一点是:只要运用得当,“留白”也同样是富有吸引力的构图元素。留白也是极简构图的重要方式。在绘画和设计中,都讲求留白,留白一方面是减少画面中不必要的元素对画面主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是增加对画面解读的想象留有空间。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留白指的是空间,不是色彩,所以并不是说留白的部分是需要白色的,而是留有画面中视觉元素的空白地带。同时这个空白也不是什么都没有的纯空白,如果是相同形态相同材质相同视觉感受的视觉元素的集合,其实也是某种空白。

六、对称构图与框线构图在摄影构图上,导演利用很多建筑的特点,发挥使用了对称构图,还有就是框线构图。这两种构图在纪实摄影,风景摄影,建筑摄影上都是经常使用的构图形式,因为周围环境中就有很多现成的结构。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对称构图画面中,综合利用了画面中的透视结构,在消失点设置视觉中心,比如说画面中的门,还有蕾丝这样的画面中的十字架等视觉符号。这种居中对称构成的画面结构,在摄影上能够带来视觉上的稳定感和平衡的秩序感,是摄影师和电影导演在画面构图上经常使用的构图方法。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类似的构图方式还有框线构图,与对称构图的目的相似,这些构图方式能够带来视觉上的形式感,所谓形式感就是视觉审美的一种素材,审美就是一种体验,我们视觉对于某些结构有着视觉上的愉悦感,这种感觉就是对美的感觉。所以,美学其实是一种感觉学。

我们在摄影构图上,根据对视觉上的美感和形式感的追求,才有意无意的寻找一些结构,比如画面中这些框线结构。一方面框线本身就是建筑审美的一个元素,在视觉上,利用在电影和摄影拍摄中,又能够引申出人物、情节、摄影构图等多个审美意向。

我们在拍摄照片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些本身就是艺术品的建筑或者形式感强的结构,充当我们摄影作品的素材。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七、经典构图又到了分析一个片子中的经典构图案例的环节,今天我们来分析下面这个画面中的构图形式。

构图中的线条

线条构图的主要作用,线条有助于产生情绪,给照片增加情感内容。在拍人像的时候经常用来作前景的引导,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观众的注意力集中在画面上,应用消失点让照片更有深度。确保线条总是指向画面中最重要的主体线条在增加视觉美的同时,主要起到引导的作用。

在画面中,使用了以建筑为形态表现了斜线,在线条透视消失点处设置的人物的位置,成为画面中心。

我们在日常拍摄中,可以尝试多利用画面线条结构构图拍摄。同时在配合广角镜头和不同拍摄的视角,会形成更多的画面的变化和视觉效果。

印度绝美风光的童话色彩与摄影隐喻:从摄影角度解构《坠入》

说了这些,强烈建议同学们观看这部影片,可以从影片中获得更多摄影审美能力的提升。还有就是,影片开头部分的黑白摄影部分是不是能够吸引你参与到更多的黑白摄影领域的尝试呢?最后献给大家黑白影调部分的配乐,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章Symphony No 7 In A Major (Title/Credits Music)

好了,这就是今天的内容,关注我不走丢,更多精彩内容绝不让你失望!喜欢的同学不要忘记关注、转发、点赞。

如果你认同光影匠上述内容的观点,可以关注光影匠今日头条,我会分享摄影文化和摄影技巧,可以关注我更多的作品。

标签: 捷克电影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