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69 0

对于天才,谁都心向往之。当然,我也不例外。可是自我观看了瑞士电影 《想飞的钢琴少年》,我才知道智商超群也不一定是好事,就像《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的维特那是深有体会。《想飞的钢琴少年》讲述的是,少年维特从小具有惊人的音乐天赋,父母逼迫他日夜苦练钢琴,令维特备受煎熬。无法忍受的他在一次“意外”坠楼后,假装智力受损,回归到普通人的生活。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无独有偶,美国电影《天才少女》与《想飞的钢琴少年》在剧情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天才少女》讲述的是小女孩玛丽从小拥有极高的数学天赋,在舅舅弗兰克的教育下,每天都快乐无比。外婆伊芙琳为了不让玛丽天赋浪费,与弗兰克上演了争夺玛丽抚养权的故事。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既然维特和玛丽同样都是天才,同样都有着一段不快乐的经历,那么这两位天才孩子在某些方面肯定有着相似点和不同点。今天,我就以维特和玛丽两位天才孩子为例,来解读他们之间的异同。

01、维特与玛丽之间的相似之处虽然两部电影来自于不同的国家,但是同为天才的维特和玛丽都会因着自身惊人的天赋感到苦恼。那么透过电影对两位主角的人物塑造,我从两位天才孩子的身上发现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在我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①、两个孩子都在某一领域有着惊人的天赋

先从《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的维特说起。6岁的维特在一次家庭聚会时,父母让他在宾客们面前展示了自己惊人的钢琴天赋,获得了所有宾客的高度称赞。维特父母更是感受了前所未有的得意,他们一致认为,需要给孩子压力,没有压力就不会成功。从那以后,年仅6岁的维特便迈上了日夜苦练钢琴的困境之路。

《天才少女》中的玛丽则是继承了母亲黛安的天才基因,从小便拥有超高的数学才能。刚进入学校时,7岁的玛丽就将自己的数学才能在老师面前展示得淋漓尽致。正是因为玛丽的“自我暴露”,才让外婆伊芙琳找到她与舅舅弗兰克的行踪,从而打破他们原本宁静的生活。

在我看来,惊人的天赋确实能让一个孩子,收获到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荣誉感,这是每个父母都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有时候惊人的天赋带给孩子的也不尽是好事,例如伴随着父母或者高强度的培训下,孩子的压力会越来越大,完成心理上的反弹,让孩子陷入心理上的困境。所以说,孩子天赋异禀,作为父母应该做的是,用着正确的教育方法,去培养孩子,而不是只给压力。

正如罗曼罗兰在《歌德与贝多芬》一书中说到:

天才的弱点并不少于普通人,也许更多一些。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②、两位孩子都具有敏感心理

在影片《天才少女》中,舅舅弗兰克与外婆伊芙琳为了争夺玛丽的抚养权对簿公堂。伊芙琳为了赢得官司不择手段,她让玛丽所谓的父亲到法庭作证,要求夺回玛丽的抚养权。可是当玛丽知道了自己的父亲并不是真心想要她的时候,她却显得非常伤心和敏感,并告诉弗兰克,自己就是一个没人要的孩子。

而在《想飞的钢琴少年》剧情中,少年维特十分敏感。父母逼迫他日夜苦练钢琴,让他非常煎熬。有时候,维特用望远镜环视周围,他发现自己只不过是父母炫耀的工具而已。于是他便一度陷入痛苦之中,无法自拔。因此维特便在一次“意外”坠楼中,假装自己的智力下降到了普通人。可以说维特在成为普通人之后,他享受到了自己想要的快乐。

在我看来,影片中的维特和玛丽虽然拥有着超强的智商,在同龄人之间可以说是神的存在。但是他们的内心都非常敏感,甚至享受不到一个普通孩子的快乐。他们身边只要发生一点小事情,便会爱钻牛角尖,使自己陷入另一种心理困境。然而那些很小的事情,在普通孩子的心里,也许只是一场游戏而已,郁闷一下便会过去。

英国诗人约翰·德莱顿曾说:

从天才到疯子,仅有一步之遥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③、两个孩子在电影后半段都是不快乐的

天才少女玛丽从小就失去了父母的疼爱。自从母亲黛安自杀去世后,她便跟着舅舅弗兰克一起居住。在弗兰克的心里,玛丽就是一名普通而又平凡的女孩子,他只想玛丽不要重蹈母亲覆辙,好好享受一个普通孩子的人生。直到外婆伊芙琳的出现,玛丽明显感觉痛苦比快乐更多。

影片中,少年维特虽然有着父母的爱和关怀,但是那种爱确实控制的爱,他并没有感受到快乐。唯一让他感到快乐的却是年迈的爷爷,而父母千方百计阻止他和爷爷的见面,直接斩断了维特的快乐源泉。

在我看来,抛开维特和玛丽的天才身份,我们不得不正视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他们都只是孩子。既然是孩子,就应该享受到童年的欢乐和趣味。如果一个孩子连美好的童年都没有,那么他们的人生注定是不完美的人生,无论他们是不是天才。很显然,维特和玛丽在电影后半段,他们都是不快乐的,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活不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塞-约翰逊曾说:

允许孩子们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获得快乐,难道还有比这更好的方法?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02、维特和玛丽的不同之处维特和玛丽并不是同一个人,我们只是将他们身上具有的共性联系在一起。那么作为不同人之间,他们肯定在某些方面有着不同之处。在我看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玛丽具有超强的同理心和正义感,而维特却具有早恋的倾向

影片《天才少女》中的玛丽在进入霍华德学校之后,就显得与其他孩子有着很大的不同。有一次坐校车去上课时,一名小男孩手捧着自己搭建的玩具动物模型,却被另一个12岁的男孩伸脚将他绊倒。年仅7岁的玛丽看到后,便为小男孩打抱不平,将12岁男孩打出了鼻血。而后在课堂上,玛丽还让伤心失望的小男孩找回了自尊,脸上重新挂上了笑容。

在《 想飞的钢琴少年》中,维特虽然年仅只有12岁,但是他却拥有超越同龄人的成熟。他在去超市购买音乐DVD时,意外认识一个比她大7年的女孩。他看女孩的眼神含情脉脉,充满着渴望。后来,维特在一家高级餐厅约见了女孩,并向她进行了表白。

仔细想想,玛丽和维特所具有的品质和特点,并不会给他们带来多大的坏处,这也恰恰说明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天赋超群的孩子,他们注定也有着普通人的情感、品质和特征。而作为父母来说,在教育天才孩子的时候,更应该注重培养孩子的心理品质和情绪,而不是紧紧局限于施加压力。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其次、维特拥有父母的爱,但是那些爱却是枷锁。玛丽却是被外婆当做弥补缺憾的工具

少年维特的父母知道了维特智商高达180,除了高兴和满足之外,表现出来的全是要给维特施加压力,好好培养他,并没有真正在乎维特的感受。父母逼迫维特整日除了练琴,就是练琴,他甚至连一个知心的朋友都没有。对于维特来说,父母的爱只是锁住他自由的枷锁。

外婆伊芙琳拥有了玛丽的探视权之后,便将玛丽接去住了几天。玛丽与外婆相处的几天,除了享受到了外婆给予的优越物质条件,还有就是外婆的冷酷、严肃,以及外婆在她脑海中灌输的成名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玛丽只是被外婆当做弥补缺憾的工具而已。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03、《天才少女》和《想飞的钢琴少年》两部电影背后隐喻的教育方式在两部影片中,能够让维特和玛丽开心快乐,都不是父母,而是另有其人——爷爷和舅舅弗兰克。其实,这一切都与两位长者的教育方式息息相关。在我看来,爷爷和舅舅让孩子感受到快乐的教育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维特爷爷将成长的主动权让维特自己掌握

《想飞的钢琴少年》剧情的后半段,维特一直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将来他该从事什么行业。他想了很久,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于是他跑去问爷爷,爷爷告诉他如果下不决心,那就舍弃一些东西。后来维特舍弃了自己的天赋——音乐。

在我看来,很多父母都会认为孩子年纪小,并不懂事。如果让孩子自己选择成长的道路,他们肯定会偏离自己的发展轨迹。其实有时候,父母学会放手,给孩子自由,也是对孩子的一种爱。这种爱无非就是多些担心而已,只需要在孩子发生偏离的时候,进行适当的引导,让孩子重新进入自己预定的轨迹。

正如维特爷爷一样,他将成长的主动权让维特自己掌握。维特放弃了音乐,试图在其他领域发展。到最后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对音乐是真正的热爱,并重新拾起了钢琴之梦。相比维特父母的教育方式——控制性教育,实际产生的效果更加能够让人接受。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b、舅舅弗兰克深爱着玛丽,他主张真正的爱就是让玛丽感受到同龄人的快乐

在影片《天才少女》中,舅舅弗兰克拒绝天赋超群的玛丽,走上黛安的旧路,除了枯燥无味的研究,就从来没有享受为人的快乐。弗兰克将玛丽送入普通学校,接受普通人的教育,避免玛丽过早的陷入痛苦的数学研究中,他唯一的目的就是让玛丽如同一个正常人生活,感受到生活的快乐。

在我看来,纵然是天才,也需要感受到快乐,感受到生活的韵味。如果没有快乐的支撑,那么玛丽肯定会走向母亲黛安自杀的旧路。其实,这也是弗兰克一直坚持不让母亲伊芙琳培养玛丽的原因。

我记得在电影《海蒂和爷爷》中,海蒂虽然贫穷,但在爷爷的陪伴下,她比家庭条件的克拉拉更加快乐。其中的原因就是克拉拉父亲只给了优越的物质条件,并没有让她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所以说,家庭教育中让孩子感受到快乐,是教育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04、基于《天才少女》和《想飞的钢琴少年》这两部电影,对我们产生的教育启迪两部影片的背后,结局都是乐观的。两个孩子都随着家人的觉醒,对他们逐渐的放手,让他们慢慢找准了自己人生的定位。那么回归到现实生活,我认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①、无论孩子聪明与否,我们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孩子,并给孩子始终如一的爱

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长,这期间始终离不开父母的教育。很多父母总认为孩子聪明,就应该多花一些心思;孩子不聪明,就对他们的学习不管不顾,分数高低都无所谓。其实并不是这样子的,作为父母应该始终如一的在孩子教育的过程,多花精力与时间,无论孩子是否聪明,我们都应该不放弃。

我记得在电影《垫底辣妹》中的沙耶加一开始成绩并不好,而且还顽劣成性,将自己打扮成一个“社会人”。沙耶加的母亲并没有因为孩子成绩差,就放弃对她的教育,始终如一的相信她、鼓励她。最终沙耶加在母亲爱的感染下,终于成长了起来。

在我看来,每一个孩子都有着不同,包括智力、性格、特长等方面。正是因为这些不同,作为父母应该时刻记住孩子是自己的孩子,我们都放弃了他们,谁还会来重视他们?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不放弃和对孩子的爱,会让孩子一步步醒悟过来,并真正的学会成长。

从《想飞的钢琴少年》和《天才少女》,解读两位天才孩子的异同

②、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是学会成就孩子的个性

我记得前不久上映的电影《囧妈》中的徐伊万,从小便没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更在妈妈卢小花的控制性教育下,丢失了自己的个性。人到中年的徐伊万将妈妈的控制欲带到了自己的婚姻,处处想要改变自己的妻子。结果妻子无法忍受,选择跟徐伊万离婚。

著名心理专家郝滨先生认为:

所谓个性,就是可界定为个体思想、情绪、价值观、信念、感知、行为与态度之总称

换句话说,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成长个性。作为父母不应该利用自己的控制性教育,对孩子的个性进行过分的打压,迫使孩子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我们只需要给孩子创造适合他们发展的环境,让孩子成为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结束语:《天才少女》和《想飞的钢琴少年》这两部电影,是从不同的人物视角来传输不同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影响。因此我们重视的不能局限于电影的故事本身,更应该从故事的剧情中看清维特爷爷和舅舅弗兰克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的路途本就任重道远,我们只要善于去摸索、去尝试,终究会找到对孩子有利的教育方法。

标签: 瑞士电影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