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熔炉: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谁真的在乎真相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67 0

1

前几天,看了一部很让人沉重的丹麦影片,叫《狩猎》,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北欧小镇上的故事。

狩猎&熔炉: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谁真的在乎真相

男主卢卡斯是一位幼儿园老师,因为他被动温吞的性格,被许多小朋友喜欢,其中有一个早熟的小女孩,名叫卡拉,是卢卡斯最好朋友的小女儿。小女孩送了卢卡斯一颗爱心,甚至亲了他一口,但是卢卡斯严肃地对她说,这样的亲密举动只能和爸爸妈妈做。小女孩很难过,报复性地跟园长奶奶说了一通卢卡斯的坏话。

在园长和另一个专家老头的诱导和解读下,卢卡斯成了性侵女童的变态。小镇上的所有人都因为这件事唾弃和疏远卢卡斯,他憔悴不堪,申诉无门,除了儿子和唯一的一个朋友,没有人愿意相信他。即便因为证据不足被警局释放,他也依然没有洗清冤屈,连去超市买圣诞节的食物都莫名其妙被店员殴打了一顿,甚至心爱的狗都被报复性地杀害。

狩猎&熔炉: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谁真的在乎真相

平安夜,所有人都齐聚教堂,卢卡斯在听圣歌时终于爆发了,他受够了人们的指指点点,厉声质问昔日好友(小女孩的爸爸),可曾在自己眼中看到所谓的谎言和悔意。一年以后,就当我们都以为男主的灾难随着时间过去已经烟消云散的时候,一声枪响划破了森林的寂静,卢卡斯躲过一劫,却像森林中的麋鹿一般,满脸震惊和恐惧。

整部影片充满了压抑,让观众看着委屈窝囊的男主也不断怒气上涨,隔着屏幕就想把小镇上满口仁义道德的无知民众暴打一顿,帮男主报仇。

为什么人们不愿意相信他,甚至连辩解的机会都不给他,就肆意给他扣上了屎盆子?因为孩子不会撒谎啊,孩子都是天使,错的一定是大人。可是即便小女孩很早以前就跟妈妈坦白自己都是瞎说的,妈妈也完全没有在意,还煞有其事地安慰她——你只是太害怕了,想忘记那天的事情。

狩猎&熔炉: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谁真的在乎真相

孩子是弱者,尤其是北欧国家,社会对儿童的保护已经到了一个滴水不漏的程度。诚然,儿童相比成人是弱者,当然需要法律缜密的保护,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待伤害孩子的事件就完全不需要理性思考和处理,打着道德审判的旗帜就有资格去对抗和抵制一个完全无辜的人。

在这个小镇上,人们本能地站在小女孩的这边,自圆其说地把小女孩的控诉编成一个极具杀伤力的故事,每个人都竭力与卢卡斯划清界限,以满足自己道德卫士的身份。至于真相如何,早就不重要了,大家都说你有罪,那你就是有罪,我们不欢迎你。

2

这种抱团式的道德审判像极了网络上的键盘侠,他们需要的是道德审判的快感,在预设的框架下不惜伤害他人以彰显自己的道德标杆。

狩猎&熔炉: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谁真的在乎真相

2012年,美国南加州的两个年仅23岁的留学生深夜被枪杀,键盘侠与许多不负责任的媒体大力宣扬两人的宝马车和“炫富行径”,网上骂声一片,给两个无辜的死者家庭造成了不可弥补的二次创伤。

可是实际上,两个年轻人都是生活简朴的普通留学生,他们的无辜遇害更需要的是对社会治安的反思。这就是道德卫士的可怕之处,没有人关心真相,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反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网络的世界杀伐决断,多么畅快淋漓。

更早以前的2007年,南京有一个彭宇案,那是一个扶老人反被判撞人的故事,当时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网友和媒体铺天盖地地调侃“以后不敢做好事了”,这个案子也成为了我们高中作文常用的关于社会信任危机的绝佳例证,所有人都觉得小伙子被冤枉了。

但是判决书的原文是怎么样的呢?小伙子在派出所做笔录时承认两人相撞,但是庭审时又否认了;在医院陪同老人及其家属看病时,小伙子垫付了两百元医药费;直到第二次庭审,小伙子才说自己是见义勇为,如果真的是做好事,为什么一开始不说呢。基于彭宇的一系列行为,法官才判他撞了老人。

而多年以后,彭宇也终于承认是自己撞了老太太。可是直到今天,我仍然能从许多文章中看到作者引用这个案子表达信任危机的议题。

没有人去查证事实的真伪,人们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谁又会在乎真正的真相?这和《狩猎》中的场景何其相似,即便小女孩承认自己撒了谎,也没有人愿意推翻自己之前对卢卡斯的恶意控诉,继续用道德枷锁紧紧地套住他,让他无处可逃。

3

韩国电影《熔炉》也讲了一个性侵儿童的故事,由2005年揭露的真实案件改编。

狩猎&熔炉: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谁真的在乎真相

雾津(虚构的韩国小镇)有一所为听障儿童开设的私立特殊学校,这不是什么爱心学校,却是一个充满肮脏与罪恶的学校,上至校长,下至老师,售卖教师岗位,猥亵、侵犯、暴力对待势单力孤的残疾儿童长达五年,在这期间买通警局和政府,最后在法庭上买通律师和法官,成功逃脱法律严酷的惩罚。

这是一场正义与邪恶的血淋淋的斗争,但与《狩猎》不同,《熔炉》中的民众却是一边倒地“支持”施虐的一方,除了正直善良的男女主和残疾孩子的残疾家长们,鲜少有人站在孩子的立场上,真心实意地帮助孩子。

按照《狩猎》中的逻辑,孩子难道不是最重要的吗?尤其这部电影中的三个残疾孩子,更是社会需要关心的弱势群体。这些最喜欢道德审判的民众,为什么要昧着良心,对待真相置若罔闻?

是了,那个校长,在这个小镇有着通天的本领,拥有无数个头衔,慈善家、教育家、基督教会会长。而那些善良的基督徒们,在校长夫人的带领下举着横幅耀武扬威,控诉残疾孩子侮辱诽谤了他们敬爱的会长——我们的会长为了残疾儿童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怎么可能做出这种龌龊之事?

至于警局官员、律师、医生甚至法官,在大笔的金钱和利益的诱惑下,也都纷纷向恶势力低头,对待孩子们三番两次的求助充耳不闻,为了证明孩子们证词不可信无所不用其极,甚至抹灭了影像资料的铁证,最后宣布了一个轻到不能再轻的判决。

那些不会说话的孩子,一次次用手语描绘受到侵犯的场景,最后却只能痛哭流涕来表达内心的愤怒;而那些不会说话的气愤的家长,反抗数次才在法庭上得到一个手语翻译师的帮助,顺利地“听”完整个庭审过程。

这帮衣冠禽兽犯下如此恶行,只要是稍有良知的人,都会为之愤慨,比如开始时不理解男主的男主妈妈,在得知真相后也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正义的一方。

反观恶势力弹冠相庆,教人不禁怀疑这世界上是否还有真正的正义?他们泯灭了良心,去相信一个自己都不愿去深想的谎言,真是可笑可怜又可恨!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他们只要把双眼蒙住,双耳捂住,就可以心安理得地相信那些人叫他们相信的,至于真相,就像校长情妇恶毒的话语“有时候我也觉得,上帝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反正不是我家孩子,他们只好自求多福了。好像只要不听不看,真相就能被掩盖住一样。

影片上映第6天,当年的案件被重审。上映第37天,韩国国会以207票通过,1票弃权压倒性通过“性侵害防止修正案”,又名“熔炉法”。而影片下档后一个月,那所吃人的学校被勒令关停。

狩猎&熔炉:人们往往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谁真的在乎真相

或许在当时,真相显得那么无足轻重,没有人在意,但是我们还是应该怀有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所有不负责任的民众,都可能自食恶果。

标签: 丹麦电影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