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韧忠老师讲解电影《桥》剧作之我见

51剧情网 欧美电影 163 0

  听过刘韧忠老师多次的讲课受益匪浅,的确学到了很多写剧本方面的知识,刘老师虽然讲的不是那么深奥,但通俗易懂,很快的就能学会影视剧的写作方法,在拥有数百人的授课群里,他毫不保守的把写作的要点全盘托出,他给的感觉是和蔼可亲,可爱,不久前,我从哈尔滨前往武汉参加刘韧忠老师的面授课,总算见到了仰慕已久的老师了,看着他那精神抖擞的神情,而且充满了青春的活力,刘老师并不像一个叫耿峥的人一直在众多QQ群里和网上所说的那样,在与刘老师相处十多天的日子里,刘老师对我们非常的认真和用心,完全看不到谣传的绯闻那样,这使得我、包括其他学员对这个损害刘老师名誉之人的愤恨和厌恶。

  记得是在几年前听过刘老师讲过的电影《桥》的写作手法,现在回忆起来还耿耿入怀,为此特意观看了《桥》这部电影,这时明白了当初刘老师为什么要讲解这部老电影,我从其中领悟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下面说说我的感受: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品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讲述二战后期(1944年)在南斯拉夫境内,入侵德军与南斯拉夫守卫军围绕一座桥展开的斗争。在希腊战场溃退的德军,试图通过这座桥撤到南斯拉夫境内,与驻守南境内的德军汇合,做最后一搏,保卫这座桥,让大部队顺利通过,关系到能否扭转败局。而南斯拉夫军方即将在一周后发起对境内德军的全面进攻,如果让撤退德军通过这座桥来增援,势必造成敌众我寡态势,直接危及五千将士的性命,炸桥势在必行。

  按刘韧忠老师所讲,故事就在德南双方守桥与炸桥这条主线上展开,三段式结构,冷战思维正义之师必胜的主题,看似简单,却不直白。得益于两条副线护翼、情感线螺旋式递进编织精巧紧凑剧情,人物个性鲜活,台词简约凝练,你死我活的残酷对敌斗争中的兄弟情战友情与桥的科学艺术价值丰富主题内涵,加之较好的气氛营造、节奏把控,从而成为彼时经典,亦堪称今日佳片。纵有局限与缺憾,仍不失为电影剧作初学者的优秀范本。以下从经典佳片、局限与缺憾两方面,梳理此片剧作得失的一己之见,以资镜鉴。

  1,经典佳片

  1.1,结构:简单而不直白

  本片结构看似简单,主线故事以七天炸桥期限为轴线性叙事,接受任务组建团队、执行任务接近目标、完成任务炸毁大桥三段式结构剧情。两条副线一纵一横,情感线三场牺牲螺旋式递进,围绕主线故事编织精巧剧情,曼纳与狄希之间误会导致的夙愿为经——增加对敌斗争的历史纵深感与复杂性,扎瓦多尼炸桥的政治任务与工程师热爱科学艺术捍卫自身劳动成果的矛盾为纬——体现战争毁灭一切的残酷性,斑比诺、扎瓦多尼、工程师三个牺牲者情感关系穿插其间螺旋形递进,骨架精壮完美,结构简单而不直白。惟其简单而可学,惟其不直白而值得一学。以此奠基,解析诸如《公民凯恩》《罗生门》《低俗小说》之类复杂结构方能游刃有余,尝试写作《入殓师》《一次别离》之类复式主题才不至于迷失。

  1.2,主题:单纯而不单薄

  与结构相对应的,打击入侵者正义之师必胜的大前提之下,主题层面之丰富,较之同时代同类题材特定主题战争片,少有能出其右者。敌我矛盾(入侵者与守卫者)为主线,人民内部矛盾(曼纳与狄希的误解导致的夙愿)、政治斗争与科学艺术之间的矛盾(炸桥与造桥的特殊同事关系)为辅线,情感线则包含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患难兄弟手足相残)、大我(民族大义)与小我(个人成果乃至生命)的矛盾(造桥护桥工程师与心爱的桥同归于尽)等等。

  如此丰富的主题层面,令此片气格丰满,筋脉强韧,从而产生超越政治斗争、跨越种族意识形态语言障碍、摆脱时代局限的恒久魅力。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检验,数十年大片频出的冲击,仍能博得当今观众喝彩与共鸣,这是国产红色经典影片难以企及的。试与“董存瑞舍身炸碉堡”为素材的国产影视剧相比较,差距不言而喻。

  董存瑞是解放战争中国共双方在河北承德隆化县附近的一场交战中,为炸国军桥型暗堡,为共军攻占承德打开通道,手举炸药包成为炮灰的普通战士,机缘巧合,死后被包装成民族英雄。以他为原型的影视剧为数不少,其主题无非是中国式主旋律,民族英雄的光环,掩不住同胞相残的血腥。无论他的“舍身炸碉堡”是执行命令还是主动请缨,都无法改写党政之争同胞火拼中成为炮灰无谓牺牲的悲剧性质,除了政治宣传,红色洗脑,还有什么意义价值可言?同样是战争的残酷,同样是不可避免的牺牲,同样是炸桥为核心事件,无需比较,艺术价值高下立判,生命力强弱不言自明。

  1.3,人物:谁是男一号关乎主题高度

  人物是影片的灵魂,本片六七个主要人物各个出彩,出场方式各不相同,动作语言命运一线贯穿,几组人物关系丰富剧情与主题内涵,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成功的人物塑造是本片跻身经典的首要因素,相信每一个观影者都会对片中人物印象深刻。

  也许有人会说,此片小人物个个精彩,男一号老虎反而有些概念化。持此观点者,并未真正看懂这部影片。本片显性男一号,无疑是睿智无敌的常胜英雄老虎,隐性男一号则是爆破能手撒丁岛人扎瓦多尼。他的成功塑造,奠定了此片超越红色经典的反战基调,从而提升了主题的高度。

  片中是如何塑造这一隐性男一号的呢?单独拎出有关扎瓦多尼的全部情节与细节,不难找到答案。

  第一次听到扎瓦多尼这个名字,是在老虎接受任务那一场,老虎休假期间被召回临危受命,接受炸桥这项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一大堆牢骚不满没把握的铺垫,完全是为突出“这倒是个好消息”,与《红楼梦》中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出场,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一有力铺垫之后,便是正面介绍,不是出自领导同事之口随便一说,而是出自敌方守桥最高指挥官霍夫曼之口,隆重推介之前,先以桥的形状设喻,精明长官博士霍夫曼与丑角笨蛋助手施密特一唱一和,表面是在娱乐搞笑,实际上是在延宕主角出场时间,吊足观众胃口。接下来看照片,施密特质疑,是在引导观众思考,一个意大利人,本应在德意日法西斯阵营,如何会令德军指挥官如此切齿痛恨,急于设套绳之以后快呢?(这个答案留待扎瓦多尼与工程师的交谈中亲口说出)之后才是霍夫曼的讲述,揭秘扎瓦多尼的撒丁岛人身份及部分经历。

  敌我双方一波三折的铺垫后,扎瓦多尼石破天惊式出场,一个师傅教徒弟的爆破练习,把人物身 人物关系交代得一清二楚,情节之简约,由此可见一斑。当师徒二人起身,后脑勺转为正面形象时,欢快的《游击队之歌》主题曲唱响。这首歌以被迫卷入战争的无辜少年斑比诺的口吻娓娓道来,欢快的旋律,无言的感伤,道不尽铁血柔情的浪漫,成为一时之绝响。同时歌词兼具叙事功能,第一段歌词简述斑比诺们的从军缘由,“侵略者闯进我家乡”,正在读书学徒年纪的斑比诺背井离乡,来到游击队,与扎瓦多尼相遇,成为徒弟、助手、朋友、兄弟,形影不离,密不可分(正因为如此亲密,当扎瓦多尼亲手炸死他的时候,才那样肝肠寸断,从而第一次强烈震撼铁了心保护自己处女作的造桥工程师,这是后话)。师徒二人见过老虎吃点东西一起上路时,“如果有一天,在战斗中牺牲”的歌词则预设了斑比诺师徒的结局。短短几分钟,几句歌词,概括了一生履历,看完影片一回味,不得不为编剧的功力深深叹服。顺便说一句,这歌词从扎瓦多尼的角度来看,则是他背叛侵略者阵营投身反侵略行列的思想根源之一,一个有良知的世界公民卓然屹立,虽死犹生。另一个根源则是他对家乡的热爱,在与斑比诺的对话中,“那真是一个好地方”一言以蔽之,乡思乡情无国界,拨动每一根爱好和平的心弦。斑比诺一句“你能带我去佛罗伦萨吗?”,更有多达五六层的涵义,有兴趣的朋友不妨深入剖析,于欣赏,于创作,都不无裨益。电影是潜台词的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扯远了。回到扎瓦多尼,由以上分析,不难理解第一次与敌人遭遇时,扎瓦多尼在最前面。而与工程师拉关系认同事,意大利人的浪漫与幽默巧妙包装之下,是霍夫曼深恶痛绝之的答案——炸过五座桥。这一战绩,对德军造成多大阻碍片中并无交代,但不妨以这正在进行时的第六座推知,他的杀伤力,远比任何拿枪的对手大得多,这也是霍夫曼诱敌深入大意失荆州的最重要原因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最终霍夫曼败中有胜。而老虎一方的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则极为惨重。

  作为炸桥最大障碍的工程师,需要足够的契机引导其转变,担任这一重任的,不是指挥员兼战斗员的老虎,正是扎瓦多尼师徒。扎瓦多尼看似无意的泄密,激怒不明真相的工程师,这是剧情发展、节奏起伏的需要,也是人物转变的第一步。

  第一次参加战斗的斑比诺,不肯的放过痛快杀敌的机会,导致弹尽人危,即将落入敌手,扎瓦多尼犹豫再三,痛下杀手,以割舍兄弟情顾全大局的行动,第一次震撼了工程师坚如大桥的心。当扎瓦多尼中弹跌落深渊,无法引爆大桥的危急时刻,工程师才挺身而出,亲手炸毁自己心爱的处女作,与自己的桥,也与扎瓦多尼及斑比诺等人,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加上曼纳,四个牺牲者,代表不同层面,共同成就本片的反战主题。

  说回到扎瓦多尼,在特定的二元对立英雄崇拜年代,男一号的光环,定非老虎莫属,来自法西斯阵营的扎瓦多尼,只能作为主配出现。然而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扎瓦多尼才是编剧心目中的男一号,亦可看出作者前瞻性的思维观念,正是这份匠心独运,使得这部影片在几十年之后,仍可当之无愧的跻身佳片行列。

  其他人物亦各具神采,最具特色、人物关系最复杂的狄希,转变最大的工程师,忍辱负重的曼纳,身份之谜一波三折的贝莲娜等,篇幅所限,不一一赘述。

  1.4,情节:紧凑简约节制,张弛有度

  结构、人物、情节,是影片的三大建筑材料,基于结构的强韧精妙,人物的独特鲜活,人物关系层次丰富,为情节推进有力奠基,因而本片大情节主干通达,小层次枝繁叶茂,认真观影,便一目了然,因而无须赘述。特别是简约紧凑节制的风格,很值得学习。

  2,局限与缺憾

  1.1,红色经典的时代局限性

  尽管编剧煞费苦心,以隐性男一号以及桥的艺术价值丰富主题层面,提升高度,终究难以超越红色经典二元对立的时代局限性,人物与情节的设定,带有反击入侵英雄崇拜的观影心理预设,睿智无敌的老虎与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霍夫曼,都带有一定的符号化,这在当年爱憎分明的观众心中,一定会引起强烈的情感认同与共鸣。而当今观众远离战争久矣,思维趋于多元化,这种局限性就越发明显,从而减弱了此片在当今观众心目中的认可度,只能称为彼时经典,今日佳片了。

  正如美国大片《巴顿将军》一样,无论制作多么精良,故事多么精彩,人物刻画多么传神,就因为冷战思维降低了主题高度,因而难以得到广泛认同。与之相反的是《钢琴师》,当然这是个二战题材的新片,属于新瓶老酒,论之不武。以更早的无冕之王《公民凯恩》作一比照,或许更能说明问题。为了可怜的民族自尊心,就不与国产红色经典作比较了。

  1.2,节奏首尾留憾

  本片节奏也是构成彼时经典不可或缺的因素,之所以在前一部分没有述及,是因为开片十分钟与高潮部分的节奏,不同时代的观众会有不同的判断。从此片诞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近三十年中,人类均处于影院观影时代,人们关在一间黑屋子里,静静观看银幕故事。十分钟之内,观众如同新生儿,大脑一片空白,给什么看什么,十分钟之后,才恢复理性判断,想糊弄就不成了。因而,那时的编导可以悠闲自得的从反方夺权、交权开始,有条不紊地表现炸桥的艰难,直到7分多钟以后,才出现正方指挥员老虎,10分钟时人物任务交代清楚,老虎开始行动,组建队伍,接近目标,节奏逐渐加快,而到炸桥的关键时刻,则放缓节奏,延宕高潮。这种设计,很符合黑屋子观影习惯,因而无愧于彼时经典。

  到了今天三网合一的时代,面对被好莱坞大片吃坏胃口的观影大军,片头与高潮部分的节奏,就显得差强人意了。如果片头正反两方对切,展现炸桥难度;高潮部分扎瓦多尼放炸药时增加两个德军越来越近的切换(一变三),就比较符合当今观众的口味了。

  1.3,结局略显苍白

  炸桥是本片的核心事件,达成目标是必然结果,而这一必然结果所带来的,除了战争所带来的牺牲令人感喟之外,似乎没有更多的回味。这是此片无力跻身永恒经典的最重要原因。历数国内外经典影片,无一不是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不同民族不同时代人的共鸣,从而长演不衰,比如《卡萨布兰克》,或其他。

  当然,作为剧作初学者,以这种单一主题核心事件单纯结尾的佳片做范本,更便于掌握基本写作技巧。在结构、人物、情节、节奏都能较好把握的基础上,丰富主题层面,探求更广泛的人性观照,才不至于迷失跑偏。

  编剧从看片入门,名编从明编起步。简单梳理观影心得,不同意见欢迎探讨交流。

标签: 意大利电影解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