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影报告#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51剧情网 影视资讯 90 0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七十周年,适逢中美关系紧张的国际大环境,所以抗美援朝战争宣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借着大环境,今年我看了几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比如《冰雪长津湖》等,加上前些年看的,比如《三八线》等,可以说看了不少,佳片不少。但《金刚川》属于比较另类的一部,总体感觉电影尚可一看,但问题不少,评价一般。

#我的观影报告#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首先,源于“复调叙事”的不成功。复调叙事有点类似于“非线性叙事”,但又不完全一样,总之大概的意思就是把一件事从不同的视角叙述多次。我看过的战争片中最典型的非线性叙事是《敦刻尔克》。但是,遗憾的是,我觉得《金刚川》的复调叙事并不成功,电影里大量使用重复镜头,让节奏比较混乱,而且导演选择的三个视角:大部队、高炮班、美军飞行员,并不典型。里面还有修桥工兵连的人反复穿插,把故事线搅得乱七八糟。有评论说这部电影是导演们赶时间两个月制作的“献礼工程”,由于时间仓促所以采用这种方式,既可以少拍镜头,又能拉长时间。我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有没有根据,但感觉赶时间出来的工程,一般难出精品。

#我的观影报告#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其次,源于对细节的不尊重。好的电影是经得起推敲细节的,显然《金刚川》不是。比如,电影的原型可能是志愿军工兵连长张振智所部在金钢川英勇架桥的事迹,这个事迹已经在电影《铁血大动脉》中有所表现,但事迹的背景并不是金城战役。当然,为了使情节更紧张,把背景变更一下,对电影本身影响不大。再比如高炮对敌机的战斗中,明知炮位已经暴露,却还不转移,已经犯了兵家大忌。最后击毁敌F4U的时候,那更是拼信仰拼人品。电影中想利用这些场景渲染志愿军的英勇与悲壮,但明显的失真却抵销了部分效果。还有在飞机上戴牛仔帽,居然不被吹跑等小细节就更多了。

#我的观影报告#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再次,源于影片逻辑的不合理。电影主要是讲桥,架桥、炸桥、修桥。可是电影的主角却没有工兵连。本来是说江水湍急步兵无法涉水过河,最后又出现了以人做桥墩的人桥,既然人都能当桥墩了,那么轻装步兵涉水过河应该没问题吧?前面说美军轰炸机如何凶残,最后又表现美军飞行员被人桥的气势所感动,不炸桥了。这些明显不合逻辑的地方令人费解。电影讲的是以小见大,如果从工兵连这个突破口切进去,重点发掘工兵架桥修桥一样是参战打击敌人的事迹,落脚在战争的正义性和志愿军顽强的战斗精神上,也许更合逻辑。

#我的观影报告#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总之,《金刚川》作为一部献礼片,尚可一看,演员表现也不错,镜头运用上也有不少亮点,但不可细究。国产商业电影想出经典很难,尤其是战争片更是如此。我看过一篇《黑鹰坠落》的影评,经得起细致到对枪声的品评,这才是真正的经典。我是不专业影评,只图消遣。

#我的观影报告#电影《金刚川》观后感

标签: 金刚川电影观后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