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一家人剧情介绍:《温州一家人》“为了儿女好”的周万顺:他,太自私了

51剧情网 影视资讯 135 0

我想问大家:人,赚钱是为了什么?

我相信绝大多数甚至是所有的人都会说:为了生活,抑或是生存。

可我看完《温州一家人》的周万顺后,深觉:有些人赚钱,真的只是为了赚钱,他可以忽略,不在乎任何人、任何事,只为满足自己自以为是的赚钱“欲望”。

周万顺不顾女儿意愿将她送出国,带着老婆儿子来温州讨生活,他可以靠捡垃圾、卖鞋、制鞋,甚至靠“执念成狂”的采石油,一步步升级自己的 “赚钱欲望”,可是,拼搏的这20多年,他真的让家人生活好了吗?他的每一次创业,真的成功吗?

可明明不管是老婆赵银花的纽扣生意,还是儿子周麦狗的眼镜生意,甚至在国外独自拼搏的女儿周阿雨的餐饮甚至是服装生意,哪个不可以让家里人从此过上好日子?哪一个不比他做得成功?

可是,他的梦想、他的欲望,都是靠掌控、剥夺他的家人。

在这之中,但凡他找到一条所谓的商机,家里所有人,不管理解与否,都需要无条件地支持他,他可以有他做的理由,但他以为的理由,不能成为别人,或者是家里其他人必须要做的理由。

就像当初儿子愿意出国,他不同意,女儿不愿意出国,他也不同意,美其名是为了儿女好,是因为他看到了儿女个性与能力的不同,还有儿子可以传宗接代,可这样的安排,只是他以为的最好安排。

但就算女儿留在国内、儿子去国外,儿女的人生和家族命运就真的如此确定了吗?周麦狗最后能开成当时当地最大的眼镜城,并做了陕北的上门女婿,这些或多或少,都是对周万顺当时安排的些许讽刺。

纵观他的“发家史”,他决心走出大山,并带着乐观积极的态度一次次找到正确的赚钱商机,无疑,他是成功的,可在践行每一步时,他的自以为是、盲目自信与不计后果,每一次辗转“战场”,却无时无刻不在彰显他的失败。

尤其是作为一个父亲,打着以“为了儿女好”的名义,可是他真正尽到了父亲的责任,付出了应予的爱吗?在他的眼里,只有“钱”,只有一步步加码的“赚钱欲望”,却忽略掉家里其他人所有的感受与努力,他,真的太自私。

对女儿周阿雨:太无情

我有一点,始终没有看明白。

周万顺将老家祖屋卖掉的钱,根本就不足以支撑周阿雨国外学习的费用,而在国外没钱生活的13岁女孩,靠什么生存?表舅?还是周阿雨自己?

周万顺,做什么事情,从来就不考虑后果,他觉得只要将女儿送出国就可以了,就是对她好,管她如何,反正不会“死”,就像他卖了祖屋,丝毫不顾及女儿是否还能找到他们,断了家人最后的退路同时,其实也断了与阿雨最后的联系。

可国外的生活,对于一个才13岁的女孩来说从来都不好过。

表舅将她丢给了她从未谋面的巴尔后独自去了北非开采钻石,她举目无亲;表舅只给她读的私立学校交了2个月学费,巴尔续费到6个月,她被迫退学而身无分文;在巴尔餐厅打工,一边要接受繁重的体力劳动,一边要躲避警察不时的调查,一边还要忍着巴尔儿子的各种欺负,她毫无依靠……

她为了躲避警察,像“小猫小狗”一样在桌底下窜来窜去,为了吃到巴尔儿子大卫剩下的牛肉,她只有去大半夜去偷吃,却吃坏了肚子……

可这些,小阿雨根本不在乎,小小年纪的她,心里只想要来自家人的“爱”,所以,她想尽办法与家里人取得联系,每天在阁楼里盼望着家里人的来信,她想念妈妈和哥哥,唯独不想自己的父亲。

妈妈,会不远万里,去巴黎看望她,会时不时地写信;而哥哥更是以非法入境的方式来找她,几经辗转与磨难,终于在巴黎短暂地见到了她,可是作为父亲的周万顺,明明答应和老婆一起去看望女儿,他却为赚钱,抛却他的爱和关心;明明当阿雨怀着孕,人生几乎是最艰难的时刻,她跟父亲说想回家,周万顺的回答里,依旧只有钱,只有投资。

这个时候的周万顺,哪里有半点亲情、半点父爱,他给到女儿的只有:没赚到钱,就不要回来。

当最后,赵银花带着阿雨的一箱子钱给到周万顺时,我才明白:这个时候,周阿雨才有回来的资格。

20多年的不管不问,周万顺对周阿雨,无疑是最无情,最自私的,但凡他拿出一点点爱来关心过自己的女儿,我不觉得周阿雨最后叫的这一声“爸”,会如此突兀、如此轻而易举。

对儿子周麦狗:太霸道

周万顺对儿女的安排,女儿不好过,儿子更是不好过。

儿子就像他的提线木偶一般掌控着、指挥着。

让儿子捡垃圾;逼他在学校门口卖鞋、扮小丑,他认为赚钱就应该这样去做,哪有不掉面子的,要脸就赚不到钱,可这是他认为的,并不是麦狗认为的,麦狗认为:人也可以有面子地去赚钱。

所以,麦狗离家出走,去了东北,最后开了当地最大的一家眼镜店,这是他找到的要面子也能赚到钱的活。

周万顺鞋厂倒闭,为了偿还鞋厂的租金,特意去东北找麦狗,在父亲欲言又止、拐弯抹角地一句:你能不能借我点钱,而拿到钱后周万顺只想走,让麦狗心里却是藏了些许不愉快,而周万顺好心却自以为能地修了插座板,却毁了儿子在东北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事业。

不出油负债的周万顺,将麦狗独自留在陕北,却在儿子做代课老师“风生水起”时,逼迫儿子跟他继续挖石油;不同意麦狗做上门女婿,特意找了两个人绑架他,逼他就范;甚至一而再、再而三地借钱、借高利贷也要挖石油井,也依旧一次次要逼儿子去开采石油……

“逼”,成为了周万顺的惯用伎俩,“忍”成为了周麦狗的家常便饭。

周万顺从来就不懂自己的儿子,尽管自己的儿子喜欢读书,他也逼麦狗辍了学,连最后,麦狗找到他最爱的乡村代课老师,他依然不理解,依然霸道地干涉麦狗的人生,他觉得:教书没有出息,只有跟着他挖石油,才是最好的出路。

可这都是他认为的最好,并不是周麦狗认为的好。所以,他理所应当地认为:我是你父亲,不会害了你,你就该听我的。可他,从不曾站在儿子的角度去思考任何一个问题,他所有为了儿子好的出发点都是他认为、他觉得。

尽管麦狗被他逼得去采了油,但他依然在麦狗先找一个勘探队实地探查一下的正确建议下,依然罔顾,依然觉得自己就是科学,盲目的自信和最后的失败让麦狗深觉:两父子根本就不能待在一块工作。

有一种人的自私就是这样:他从不在意别人怎么想,他只关心自己心里所想,并由衷地觉得自己所想才是最好的;他不仅不理解别人的选择,更甚者,还要将自己认为的好强加在别人身上,甚至不听取任何人合理的建议而一意孤行,这种人,都是以自我为出发的,强烈的自信流露出的是极端的自私。

他梦想的实现,是踩着儿女的肩上的“肆意妄为”

为了“有钱”,周万顺做了很多事。

最重要的是两件。

一是开制鞋厂。

开鞋厂最后的结局是倒闭、破产,而失败的原因,其实在于周万顺错误的制鞋理念:为了省成本,他只在乎形式而不在乎鞋子的质量。

打响名声的第一次以自己的牌子、自己工厂的名义推出去的鞋子,在高昂的头层牛皮的成本压力下,尽管四眼阻止周万顺采用牛皮的第三层、第四层来制皮鞋,但他仍然固执地采用牛皮的第四层,严重拉低鞋子的质量,还盲目地自信,最终失败。

而失败后,为了清偿债务,他先找了老婆的纽扣厂,表面说是考察厂子,实则就是为了借钱;再去儿子的眼镜店,表面去看儿子,实则也是为了借钱,最后,还因为他的失误,儿子的眼镜店被毁,麦狗的高光人生也被毁,从此,麦狗再无“辉煌”,至少在周万顺看来,是如此。

而他,从不懂得反省。

二是打油井采石油。

采石油“发财”是周万顺的执念。

尽管第一次打井就出了油,却是极其短暂地出了一小段时间,此后,他在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依然靠借高利贷、变卖老婆的纽扣厂、偷偷卖房子来筹钱,继续挖第二口、第三口、甚至第四口井。

我不理解:他有什么资格去偷偷卖掉温州的那套由麦狗出资买的房子,他们在温州真正意义上的“家”。

虽然最后,他“成功”地等来出油量最大的油井,但这并不是他的成功,而是耗尽、剥削家里人的一切换来的,尤其是最后阿雨给的一箱子“钱”,不然,或许周万顺,都会在陕北的石油井边,在无尽的等待与落魄里了却余生。

他,踩着儿女、老婆的肩膀,才铸就了石油的传奇,而在这过程中,他只有疯狂,只有一次次地去赌的肆意妄为,却一次次展现他人性里的自私和对亲情的漠视。

最后的出油,不过是散去了他心里的执念而已,不然,周万顺还是周万顺。

有一种幸福,叫一家人在一起

周万顺,是一个爱折腾的人,家里人也跟着他一起折腾,为生活折腾,也被生活折腾。

周万顺做的最正确的事,就是从农村里走出来了,因为只有走出来,才有希望。

但在外拼搏的20多年,也是周万顺一家散落天涯、彼此想念,也有埋怨的20几年,一家四口从未在一张桌上真正吃过一次团圆饭。

所以,当最后赵银花提出复婚条件:咱一家人像模像样地吃顿团圆饭时,我瞬间泪眼盈眶。

有时候幸福真的很简单,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哪怕片刻也行。

我在想:明明周万顺家是有机会、也有条件,抑或是有经济条件在一起的,可却在周万顺更大的赚钱欲望与自私里分离20多年,这真的值得吗?

我深深沉思这样的问题。

或许每个人理解的幸福定义并不同罢。


标签: 温州一家人 温州一家人剧情介绍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