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从听觉语言艺术解读悲壮的人文情怀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153 0

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金陵十三钗》由严歌苓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剧本历经四年,反复修改56稿之后终于开拍,并于2011年12月问世。上映后,不仅捧红了倪妮等一众明星,还获得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并多次获得金球奖、香港电影金像奖、亚洲电影大奖等提名。

故事是以1937年日军侵入南京的历史为背景的。李教官所在的小分队舍命救下一批教会学校的女学生。为了躲避战乱,女学生们和作为入殓师的美国人约翰·米勒以及十余名风尘女子躲在教堂里。女学生本来看不上风尘女,嫌她们"脏"。风尘女也不喜欢女学生自命清高的样子,两边谁也看不上谁。

谁知日本人发现了女学生,要求她们到日本的庆功会上唱歌。为了避免被日军侮辱,女学生打算集体自尽。以玉墨为首的风尘女们联想到自己曾经的经历,不忍心让孩子们白白牺牲,或者让日本人糟践,毅然决然地化妆成女学生的样子,替她们前往日本人的大本营。女学生在约翰的帮助下,逃出南京。而风尘女的下落,无人知晓。

《金陵十三钗》:从听觉语言艺术解读悲壮的人文情怀

作为一部中外合拍片,国际化的生产模式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文化上的冲突与排异。以至于它刚开始上映时风评并不佳,甚至在2012年获得"金扫帚"奖的最令人失望影片评委会特别奖。时隔9年,当人们再度回顾这部电影时,才逐渐发现它当年被严重低估的价值,豆瓣评分也逐渐攀升到8.1的高分。

抛开故事情节不论,单从听觉语言的角度来看,这部影片也值得拥有更高的赞誉。

一、什么是影片的听觉语言传统意义上来看,影视创作中的镜头运用、画面剪辑、声画组合等具体的规律和技巧都属于视听语言的运用。广义上来看,以用画面和声音的综合形态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的视听形象及其规律系统,都可以算作视听语言。

听觉语言是视听语言中的一部分,和视觉画面共同构筑了广阔的视听空间。它是一种非文字、类语言的系统符号,在与画面的相互融合中展现出传情达意的功能,因而和人类的文字语言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正如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在《电影美学》一书中所说:"声音将不仅是画面的必然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换句话说,它将成为影片的一个剧作元素。"

不得不承认,张艺谋对于听觉语言艺术的运用,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譬如,电影《活着》采用冷色调胡琴、合成器音色进行开篇,流露出淡淡的哀幽之情,和之后赌场的嘈杂之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后,赌场内的皮影戏表演声突然高涨,大鼓轰然倒地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渲染出气氛的紧张、肃穆。

此外,《红高粱》里的颠轿歌、《三枪拍案惊奇》中的秦腔、《菊豆》里染坊木杆散落的咚咚声、《满城尽带黄金甲》里男声女声的哼鸣更是展现出他对听觉艺术的高超把控。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透过《金陵十三钗》,从听觉语言艺术解读影片背后蕴藏的悲壮的人文情怀。

二、《金陵十三钗》的听觉语言艺术特色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无论是雨声、音乐声还是蝉鸣蛙语,只要放在影视作品中就不再是单纯的声音了。

当这些声音与画面结合起来之后,表意功能就能得到得到成倍增长。声音与画面二者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关系得以确立,从而更好地展现出影片想要渲染的气氛,想要传递的情感。

1. 方言——贴合时代背景,增加人物表现张力

故事发生在南京,张艺谋导演筛选了2万人,才选出能够说一口流利南京方言的好演员。包括演女学生的小演员,也要每天回去练南京话。由此可见南京方言在影片中的重要地位。

可以说《金陵十三钗》是以方言为主的影片,几乎通篇都是南京方言,中间掺杂日语、英语和为数不多的普通话。因为故事的背景是日军在 1937 年侵略南京,以南京方言为主要语言能够让观众更加有身临其境之感。

即使影片的节奏有轻快活泼的部分,南京方言的使用一样能够时刻提醒人们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南京大屠杀",所有的戏谑调笑都不过是痛苦中的自我宽慰。

此外,这部影片大量运用了南京地区的方言土语,通过语言艺术生动地描绘出当地的风土人情,为影片增添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在这种语音语调的作用下,朴实无华的语言才拥有了活力,有了跳跃着的生命力,更加灵动、自然。

例如,当女学生们得知到日本人那里去会受到侮辱时,她们相约从教堂的最高处一跃而下。为了拦住她们,“十三钗”们七嘴八舌地喊道:

"我有一个办(buo)法,我替你去(kei)!"

"对,姐姐(Zei)们替你们去(kei)!"

"小妹妹不要做傻(dai)事哎!"

此时,大量的吴侬软语,悠扬婉转,仿若莺啼。充分满足了观众对"秦淮河畔"、对"风尘女子"的一切幻想;而她们的所作所为,又与人们对妓女的刻板印象产生鲜明的反差。在世人眼中无情无义的她们,恰恰是一个个有情人,用自己的身体完成了对女学生、对自我乃至对民族的救赎。

《金陵十三钗》:从听觉语言艺术解读悲壮的人文情怀

2. 旁白——第一人称叙事,强化故事真实性

自从上个世纪20年代,首个从有声电影问世开始,银幕外以画外音的形式出现的旁白角色就应运而生了。作为一种独特的人声运用手法,旁白相当于文学作品中"介入叙事"的作用,能够对影片进行补充说明、解释评价。

"轰炸了20多天,南京到底被日本军队攻破了。那是1937年12月13日,我记得,那天所有人都在跑,好像永远也跑不出那场大雾。这时候的南京已经没有抵抗能力,剩下来的就是逃命了。"

影片以女学生书娟的视角进行第一人称自述的。导演也多次透过书娟的眼神捕捉特写镜头,刻意强调整个故事都是透过书娟的视角展开的。这种处理让观众感觉到整部影片都是书娟的亲身经历,从而拉近和观众的距离,更容易让观众产生共情。类似说书人的叙事方法能够在影片开始的便牢牢抓住观众,让观众跟着讲述者进入故事中的悲欢离合。

当这些风尘女子强行闯入教堂的地窖时,书娟的声音又一次响起了:

"这些女人一进来就把地窖占了,我记得那里又脏又乱,她们只用了一会功夫,就把秦淮河拖到那里了,连香水胭脂的味道,好像也被她们带来了。"

《金陵十三钗》:从听觉语言艺术解读悲壮的人文情怀

这种第一人称画外音充分揭示了书娟对于风尘女子的强烈好奇以及对"秦淮河"这一未知领域的神思,开辟了一条将人物内心动作和外部动作结合起来刻画人物性格的途径。同时也成功地激起了观众同样的好奇心理,使得故事具有更强的吸引力。

"当天晚上,李教官没有走远,就歇在教堂对面的纸店。其实,他原本可以换上便衣逃命的。"

李教官本来有机会活下去,却为了保护教堂里的孩子们,留了下来。书娟的旁白这个人物的英雄形象逐渐丰满起来,更加有血有肉,同时也为观众设下悬念。

"这是我最后一眼看到的陈乔治,他是神父在路边捡来的。当年他六岁,饿得快断气了。她替教堂敲钟、扫地,帮厨房做杂事。那时候,无论他讲英文,还是讲南京话,我们都会笑他。"

因为妓女的人数比女学生少了一个,陈乔治主动要求男扮女装,装成女学生的样子。在这同时,书娟向我们诉说着陈乔治的过去。这个看上去有些木讷、经常被她们嘲笑的小男孩,形象突然变得高大起来,也更添一丝心酸、悲恸的味道。

大诗人柯勒律治在两百年前就说过:"观众明知角色为假,也知道要把自己卷入故事,必得暂时相信。更准确地说,他们得暂时自动放弃疑虑,接受角色的行为。"这种第一人称的旁白证明了故事并不是凭空捏造的,从而为这种"暂时相信"提供了更有力的保障。

书娟作为叙述者,既有着讲故事的责任,同时也是故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的旁白,增加了叙事的多样性,最大限度地丰富了叙事的角度,也增加了故事的可信度。

《金陵十三钗》:从听觉语言艺术解读悲壮的人文情怀

3.音乐——西洋音乐与古典音乐交汇碰撞,共同谱写乱世传奇

《金陵十三钗》还有一个不得不提的成就,就是荣获了第59届金卷轴最佳外语片音效剪辑奖。如果你了解伴奏的强大阵容,就会明白这部影片在音乐方面有多少过人之处了。

该片电影音乐由陈其钢先生作曲,由中国爱乐乐团演奏,指挥家张艺担任指挥,瑞典阿尔麦纳合唱团进行演唱。小提琴家约书华·贝尔作为主题音乐的独奏,在他颤动的琴弦下,流淌出不少动人的旋律。

徐惠芬负责评弹,陈小朵担任女高音,严洁敏的二胡、李佳的琵琶等众多我国著名音乐家的演绎共同构成了电影音乐主题的中国古典部分,低回宛转,如泣如诉,渲染出影片的悲剧美。

影片的大多数情节都是围绕着天主教教堂展开的,自然少不了唱诗班的存在。由女学生所在的唱诗班是天真无邪的象征,风尘女子的评弹充斥着世俗气息,约翰带来了明朗率性的美国嬉皮士,日本军官又在钢琴前奏唱了一支日本乡间小调。

正如赵凤翔在《电视艺术文化学》中所评价的那样:"在表现手法上既有欧洲十六世纪的合唱形式,又有中国民歌小调。西洋乐器小提琴与中国传统乐器琵琶和二胡水乳交融。"

《金陵十三钗》:从听觉语言艺术解读悲壮的人文情怀

电影音乐虽然不像语言那样能够直接传达人物的思想,却能够表达银幕上无法直观的细腻、复杂的情感,不着痕迹地成功唤起观众的情感反应。一曲《爱与拯救》,由女声独唱引出小提琴独奏,又和合唱及交响乐队相互呼应,共同奠定了影片悲剧、沉重、冷暗的情绪基调。

当12名风尘女洗尽铅华,换上女学生的衣服、准备慷慨赴死时,小提琴主题交织着轻柔的竖琴伴奏,既体现出人们对女学生们的爱与拯救,又勾勒出风尘女们与众不同的气质轮廓,闻者无不为之动容。

当玉墨等人将自己多年积攒的、打算赎身用的细软首饰交给女学生时,二胡特有的呜咽声腔演绎着生离死别的无限伤痛和姐妹双方柔肠百折的复杂情绪,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深厚绵长的情感。

为了"让学生们记住姐姐们的光彩",风尘女们演唱的一曲《秦淮景》将故事推上高潮。

"我有一段情呀,唱给诸公听。

诸公各位 ,静呀静静心呀。

让我来,唱一支秦淮景呀。

细细呀,道来,唱给诸公听呀。"

在刚柔相济额的琵琶声中揉入以苏州评弹的咬字方式进行演唱的词曲,尽展"十三钗"的万种风情。同时多次使用停顿,增强了作品的情感张力,不着痕迹地将娓娓道来的情怀融于惨淡现实,转化成为国破山河在的哀伤,给予观众无限的遐思与感动 ,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共鸣。

《金陵十三钗》:从听觉语言艺术解读悲壮的人文情怀

三、结语《金陵十三钗》虽然属于大胆革新、中西合璧的抗战题材电影,但它独特的听觉语言运用为影片带来了震撼人心的效果,尽情彰显故事的情感意义、审美意义、文化意义。

无论是极具表现力的南京方言、在书娟的视角下以第一人生叙事的旁白,还是中西方交汇相融的电影音乐,都一以贯之地流露出悲壮的人文情怀。影片不仅带给人们视觉上的审美体验,更带来了听觉上的一场盛宴。

标签: 匈牙利电影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