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剑穿三心——深度解析《赵氏孤儿》人物形象

51剧情网 电影剧情 83 0

一剑穿三心——深度解析《赵氏孤儿》人物形象

一剑刺入“三颗绝望的心”

——两位绝望的父亲与一个无望的儿子

与传统意义上的深明大义奋不顾身的英雄不同,在《赵氏孤儿》程英被处理成了一个怯懦得与你我如出一辙的小人物。他没有一点崇高的愿望,也压根没有想去成就一番伟业,甚至是想离事件的风暴中心越远越好,可命运弄人,偏偏阴差阳错地把推上了风口浪尖。

  程英尚有人性的温度,面对庄姬临死的托付,一个母亲的性命换来的孩子,三百多口人中仅存的一条命,他深知其意义,但他也舍不得用自己刚出生的孩子的命作为交换代价。

  程英尚有人性的忠义,面对公孙杵臼用生命来呵护的“谎言”,他又忍心“揭穿”,而他把自己的孩子抱到屠岸贾的手里时,他怎么没料到会有“摔婴”一幕的发生!随即的“丧妻之痛”,更是让程英几乎滑到了崩溃的边缘!

  在这巨大的打击过后,程英还能站起来已经是死里逃生了,而支撑他活下去站起来的动力,并不是由于生命的坚韧与忠义的许诺,而是为了报仇——最极端、最残忍的报复方式——让赵孤与屠岸贾相亲相爱,再让他们自相残杀!利用赵孤与屠岸贾的世仇,让赵孤彻完全化作替他自己复仇的利剑、刺向屠岸贾!

  程英把程勃视为自己用来复仇的利剑,不让程勃离开他半步,生怕他脱离了自己对于他设计好的成长轨迹——当然这条轨迹亦是他的远大的“复仇计划”!程英本来有机会在药中下毒来杀死屠岸贾,但这样并不能解开他对屠岸贾的入骨之恨,他唯一想要做的就是用嘴残忍的方式来报复屠岸贾!随着报复的愿望一次次的“难以实现”,随着他逐渐真切地感受到父亲对于孩子的爱,他人性未泯——终不忍让程勃丧命,他忠义未泯——还是想让程勃去过普通人的生活(庄姬的嘱托)!然而,当他真的有机会来实现他蓄积十五年之久的复仇大愿时,他还是选择了把程勃带到了屠岸贾的面前……他用崇高的手段来实现自己私人报仇目的,他不伟大更不卑微,因为这一切,都是人性使然。

  屠岸贾也非传统意义上的大反派,他儿子的早逝是他心中永恒的阴影。可爱的程勃刚好填补了他心灵的空缺。在程勃的成长过程中,屠岸贾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或者说是“精神传人”)来培养——带着他到广阔的天地的去驰骋、教会他处事的真谛(“谁也别相信”)、练就他一身搏击的本领!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穿上铠甲的程勃英气勃发、俨然活脱脱的少年版赵朔!多年筑起的心中高台瞬间轰然倒塌,心灰意冷的他顿生杀念,要让程勃死于战场!程勃身陷绝境的一声哀嚎,击碎了屠岸贾冰封的心——无论如何,一个父亲又怎能忍心看着自己的孩子葬身敌海?

  尽管程勃用程英的丹药救了屠岸贾一命,但程勃还是真的用剑刺穿了屠岸贾的心,作为父亲,他沦为了失败者。

  程勃的生来就注定了不幸,不仅因为全家被灭门,更因为他被程英当做了复仇的利剑!他向所有的孩子一样渴望长大,渴望像屠岸贾那样成为成功的男人、建立属于自己的一番丰功伟业!

  然而,在他成长之路上,程勃的“生身父亲”却是一个到处唯唯诺诺、卑躬屈膝的“软弱者”,这才一个男孩的心中的“屈辱感”是十分深刻而且强烈的,他既无法认同“程英”又无法拒绝“天然的亲情”!而屠岸贾则带给了以“父亲”所应给予的安全感——屠岸贾是他的精神偶像!我心向往之,却又得知屠岸贾是他的灭门仇人!当他用剑指向他最爱的“父亲”,这感受如同得知“真相”的俄狄浦斯王、周萍得知四凤的“身份”一般——被“命运杯具”彻底玩儿死!

  一剑刺入“社会阶层的心”

  ——大将军、老百姓与纯真的人

  如果把本片中屠岸贾、程英和程勃这三位主要人物的情感内核去除的话,我们会有颇有值得玩味的发现:屠岸贾是“大将军”,代表着“官阶层”;而程英是“老百姓”,代表着“民阶层”。于是乎,整个故事就带有了隐喻意味。

  “官阶层”的利益斗争波及到了“民阶层”,并对其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熟知中国历史的朋友自然对这样的情形并不陌生,活生生的例子不胜枚举又让人不敢随便举,而富有意味的是“民阶层”对于“官阶层”刻骨铭心的仇恨,甚至引发出“民阶层”人性磨灭的,近乎丧心病狂地极端报复行为!“民阶层”是如此可怕,古有用别人的孩子作为报复工具的程英,今有层出不穷的“恐怖分子”!

  反观斗争的另一方,“官阶层”不仅拥有绝对的兵戈与军马,更拥有一颗战无不胜的冷酷心肠,他的心寒冷似冰、杀人如麻,他举手无悔的手起剑落是他战无不胜的法宝、也是他对抗心灵恐惧的最佳利器!顺便说一句,“王”这个角色,事实上在《无极》中便对这一角色进行了尖锐的挖苦与讽刺,这一次再次没有放过“他”!

  对峙的双方统统冷漠无情,唯有尚未进入成人世界的程勃在天然的情感与内心的渴望中成长!在他成年之前,他具有孩子所具有的一切美好的天性,而他当成年之后必须步入这个功利至上、你死我活的成人世界之际,他也必然被磨灭纯真的感情,拿起宝剑走向自己的敌人!这何尝不是中国的缩影,孩子长大便进入充满阶层矛盾、残酷无情的社会?

  一剑刺入“中国文化的心”

  ——仇恨哲学的肆虐与人性悲悯的缺失

  当我们把视角穿过故事的表象向后窥探时,便会看见故事背后的无形推手——中国文化!

  程英所信仰的是个人利益至上的个人利己主义,在充满了风险的丛林社会,急缺安全感的老百姓追求的是人的最基本的“安全的需要”,以及由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个人利己主义!指望连自己一家老小性命都难保的老百姓有自由表达自己的要求,无异于痴人说梦!他们最看重的一定自己所直接占有的一切,因此当他们的这些利益遭受到侵害时,他们自然便会萌发出巨大的仇恨与反抗!大到“占山为王”,小到“最牛钉子户”无不如此!谁损害了他们的眼前利益,谁就是他不共戴天的敌人!睚眦必报是他们的品性,何况程英的妻儿都死于屠岸贾之手?

  屠岸贾处在斗争更为激烈的漩涡之中,主公对于他功劳的淡忘,对于新宠(赵朔)的看重,都构成了威胁他现有地位的有力帮凶。再看与之针锋相对的敌派赵丞相,不仅儿子的事业如日中天,更重要的是儿媳妇可是皇上的姐姐!何况那生性顽劣的皇上更是昏庸无道!他岂能袖手旁观、坐以待毙?自古就是“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不把敌人至于死敌,那就得被敌人置于死地!这就是中国的仇恨哲学的精神发源地!在你死我活的对决中,连人性最基本的悲悯都必须泯灭——否则,屠岸贾救了程勃一命,结果后来真的倒在了程勃的剑下!这充满反讽意味的结局让“仇恨哲学”立竿见影地成为了现世社会的最高指示!

  当程英真的可以实现报仇愿望时,眼前的一切瞬间变得虚无——仇报了又如何?他把自己养大的孩子,并成为自己的复仇工具,他对程勃可有人道?为了满足自己的私心,他有什么权利来决定孩子的未来?他对孩子可有悲悯?自己何尝不是一个彻底的利己主义的小人?

  当屠岸贾看见深陷敌阵中的程勃苦苦挣扎时,转身离去的冰冷让人毛骨悚然,而当他举剑杀入重围时,我们真切地看到了冷血的仇恨如何被炙热的情感所融化!我们忽然会为一种久违了的父爱的伟大所彻底感动!那正是这个国度、这是时代最为稀缺的人性的悲悯!

  当程勃一剑刺中屠岸贾的心,我们在为魔鬼般的命运所慨叹的同时,更会为把活生生的孩子变成利剑的仇恨感到可怖,更会为人性复苏的屠岸贾的离去所象征的“人性的泯灭”说扼腕兴叹!

  正如《干将莫邪》与《铸剑》的结尾所昭示的那样,复仇的结局里没有赢家——因为复仇的成功不过是“仇恨哲学”对于“人性悲悯”的杀戮!

   有肉吃跟着你

   2010-12-7

标签: 电影深度解析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