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期,央视年度大剧《青春之城》完美收官。播出期间,《青春之城》成为众多广东人朋友圈的热门话题,不仅开播即登收视榜首,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和头条热榜。
在众多“良心剧”“不悬浮”的评价中,不少网友也发现了剧中满满的“大湾区”元素。其中,深中通道、鸿利达精密组件(中山)有限公司、中航美丽集团等重要交通工程和中山企业更是在剧中频频亮相。中山,何以成为央视热播剧中的“青春之城”?现在,我们跟着电视剧的轨迹,重新走访剧中取景点,寻找大湾区的“青春密码”。
《青春之城》的故事背景根植于粤港澳大湾区这片创新创业热土,聚焦电力、人工智能等科技领域,展现了“小人物”在“大变革”浪潮下的奋斗历程。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青春之城》导演潘秋婷表示:“中山也是我创业的地方!”
广东省“公共就业服务进校园”活动于中山举行,现场吸引大批求职者。 南方⁺ 叶志文 摄
南方日报:《青春之城》为何这么多拍摄点都选择在中山?
潘秋婷:其实早在拍摄上一部电视剧《湾区儿女》时,我就与中山结缘了,而且在中山成立了一家公司。中山给我的整体感觉,节奏可快可慢,既可以放慢脚步感受生活,也可以打拼一番事业。不管是在这里工作还是在这里创业,都可以在中山找到自己的位置。
《青春之城》的4组人物就代表着不同背景的创业者,我们希望以多样化的人物感受,凸显大湾区开放包容创新的特质,折射出青春之城创新创业的魅力,打造湾区创业环境特有的大格局。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招聘会现场,求职者在了解企业情况。 南方⁺ 叶志文 摄
南方日报:你对中山印象如何?
潘秋婷:大湾区各个城市距离很近,关系十分密切。对于大湾区的面貌,我们希望观众朋友从不同的角度看,心里有不同的答案,并能从中找到熟悉的城市元素。中山是《青春之城》重要的取景地之一。中山是一座多元开放包容的现代化城市,也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的重要节点。在剧本创作阶段,中山市委宣传部带领创作团队走访了中山多个企业、学校、楼盘、乡村,考察拍摄场地。剧中的企业生产场景、绿色农业实验基地以及深中通道的建设现场等,都是具有中山特色的场景。
在中山待这段时间,我越来越发现中山区位优势突出,产业基础扎实,营商环境优良,政策支持力度大,人情味和烟火气浓郁,是一片宜居宜业的发展热土。尤其是现在深中通道的建设,更让中山迎来了新一轮发展机遇,助力中山成为珠江口两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区位价值和产业优势更加凸显。
建设中的深中通道。 南方+ 叶志文 摄
南方日报:在网络上,《青春之城》有一段台词非常火爆——“鹏城和中山之间在建一座桥,开车只要20分钟。”我们都想知道,这句台词背后有没有什么故事?
潘秋婷:这个台词的设计与中山的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深中通道的落成,大大拉近了深中两地的时空距离。在这部电视剧中,我们不仅有科技创新、产业升级,还有接地气的生活。我们一直在说湾区“一小时生活圈”。有了深中通道之后,从深圳到中山就只需要20分钟,珠江口两岸的融合发展程度进一步加深。深中两座城市的发展前景,我想可能更多是在资源方面的融合。
未来,我相信中山肯定是会越来越好的。
【相关阅读】
潘秋婷,澳门导演,曾联合执导央视热播剧《青春之城》《湾区儿女》。
【南方+记者】苏芷妍
【摄影】叶志文
【作者】 苏芷妍;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