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区》:年度惊喜与经典可能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99 0

《第九区》:年度惊喜与经典可能

  ■文/慕容天涯

    黑马是众人喜闻乐见的家伙。这类选手或者作品总是之前貌不惊人,却最终一飞冲天。等到其飞黄腾达,面对镜头侃侃时,押宝得中的拥趸们就开始心得满天飞了。多年前葛民辉的老赌片里,达叔一脸媚笑的和他发表如下说辞:“有信心不一定会赢,但是没信心一定输啊……”言之凿凿,将黑马故事演绎得四海名扬。

    所以,当以彼得·杰克逊的维塔做大靠山,用实力说话的新科导演尼尔·布洛姆坎普拿着3000万美金,这笔在好莱坞同行面前都不够塞牙缝的资金鼓捣出《第九区》这部作品时,诠释了性价比这一当今社会商业至上的不二准则,令人佩服不已。

    影片的故事以一艘二十年前的外星飞船,飞抵约翰内斯堡上空便不再离去以开端。将一个外星种族和人类之间的纠葛描述得荡气回肠。请注意,这部影片的故事背景和发生地南非的寓意,以及带有双重含义的“第九区”的名称所指,都使得这个科幻故事不太纯粹。导演貌似在藏着掖着很多东西。于是,人们提出了种族隔离制度、也拿出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古训,甚至开始了对其隐喻时下国际政治问题做出了种种猜测。

    但是,这依旧是个科幻片。如假包换的在镜头前飘荡着巨大的外星飞船、出现大量外表犹似昆虫的外星生物“大虾”,以及很实惠的送上光怪陆离的武器和火爆的战斗场面。值得一提的是,这部电影的科技感却与科幻题材大相径庭。影片的大部分时间里,画面中的非洲大陆和第九区都显得较为荒凉,再加上仿如那场把组团的悍马忽悠蒙的巷战往事之配乐,使得一切仿佛在你身边或者更远的年代发生的被遗忘的故事。于是,这种荒凉也带来了分歧,支持者认为这种镜头美学和受限的资金,使得影片脱离了冰冷的科技感显得颇为真实。而反对者也因为其破烂不堪而对这部电影嗤之以鼻,认为单就这种捉襟见肘就难登大雅之堂。可是请别忘记,外星大虾们“拉风的造型”,配上这种种恶趣味横生的影片效果,其实令《第九区》有着成为Cult片的较大潜质。影片很有可能因为那动辄血肉横飞的暴力肆意,和大虾们仿佛行为艺术的姿态成为一部分影迷就此疯狂的膜拜之物。要知道,在大众的普遍接受后,小众的狂热也不可忽视。

    于是,只要你心平气和的接受了外星人的不美观,认同了其在你身边的平淡甚至猥琐,就可以跟着片子开头由沙尔托·科普雷扮演的威库斯访谈之假纪录片调调入戏了。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个故事的外星人不是我们常见的样子:他们完全的缺乏神秘感,不是任何一种第N类接触,也不如ET般可爱,更不是娱乐化如《黑衣人》般令他们藏身周围的故作神秘。而是直白的,不加掩饰的送至你的面前,一幕幕模仿各行各业人士的叙述,一场场电视新闻般效果的街头实景,让外星人的形象“急转直下”成了普通的拿着暂住证之外星流民。人们由新奇到看到飞船,到试探的接触他们落地,再到观念和群族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产生隔阂,最后将隔阂上升为冲突进行PK。本应在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如今被套上了大虾皮演绎得仿佛重现,且悲哀的直白如斯。故事里的外星人成了街知巷闻的“不被欢迎者”,双方虽未有过实质性的谈判对话,却依旧犹如虚实明暗间过招的对手般提防。你不知道何时何地会遭遇到的东西,是根本和实质上的区别,或者,叫不同。

    所以,当MNU组织也即是人类一派的代表,男主角威库斯在部队的簇拥下走入第九区时,双方的遭遇战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总而言之,在开篇,这只是人类与大虾的战争,威库斯与大虾是双方的代表人物。只不过前者遭遇流体变异改换阵营后,人类“领导者”的位置换成了雇佣军头领。如此一来,变换了阵营的威库斯成为了推动剧情前进的主导,和制造矛盾的关键人物。威库斯与智能红虾克里斯联手,格局再变。而与此同时,人类对待同类的“热情”和对待异族的“冷漠”,都在一个人物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当你从人变成半兽人,那么刀枪剑戟会毫不留情的招呼过去,威库斯会变成什么样子在电锯割向他身体的一刹那已经不再重要,编导只要两个字从观众的脑子里蹦出来——“反思!”

    至于尼日利亚黑帮,他们是来搅局的。当情节需要你上场,你就把机甲战士收好留到最后,当情节需要倾斜的实力天平被扶正,你就毫不保留的跟雇佣军拼个你死我活。当然,你要是硬为这第三方势力操心也可以,请留意水浒式喜吃器官大佬之表情诡秘,以及对其劫持军车的《盗火线》式战术加以褒奖。年度胆大妄为搅屎棍大奖可以发给这伙亡命之徒了。

    于是,当全片的最后高潮来临时,你很为已经半兽人化的威库斯担心,却一点都不给雇佣军们面子的鄙薄。而屏幕上时时刻刻出现的时间提示,让这个影像故事长度只有几昼夜的追逃扣人心弦仿佛历历在目。你很不幸的想到了感同深受的这个词时,威库斯打给妻子的电话开始频频响起,这文戏不脱线,且没商量的钻进了剧情的缝隙里将战斗场景与硝烟弥漫之间的空白填补得密密实实。不留一点余地的让你对这种我们自身的“排异论”大加谴责。直到废铁玫瑰这个小道具像太极旗的钢笔和大船故事的海洋之心一样击中你最薄弱的地方,情感决堤。

    片中的大量动作场景由于依托了维塔特效的强大实力,显得真实无比,以那场拿回流体的潜入戏为例。威力巨大的外形武器辅一登场,就抢夺了无数的眼球。要知道,虽然这种场面在港片的冲击香港警察总部桥段里比比皆是,但是这种“新”武器的实战效果和烟火处理都达到了剑走偏锋之外实力更胜一筹的高度,令人颇感过瘾。而结尾机甲战士的疯狂反击更是逼得观者们血脉喷张。整部片子的CG特效渲染得当,制作的效果与周围景物融为一体,几乎毫无瑕疵。大虾们的动作捕捉和身体质感超级经得起推敲,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晃动手持效果的大量使用,还是一个字:晕。在伯恩故事之后,这仿佛成了动作电影和科幻题材的标配,但是毕竟过分的凌厉可以通过剪辑和拍摄镜头的时长来弥补(后者以迈克尔爆炸贝为例),不一定非要在拍摄方式上一条路跑到黑,拼个你死我活。

    可问题是,称其为年度惊喜并不为过,可究竟与经典二字关联何在呢?于是,人们开始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一方面喜欢者对影片大加赞赏,不吝惜溢美之辞。而反对者又开始挑出毛病,对影片吹毛求疵。但是,与其说各花入各眼,倒不如直接把经典标准拿到桌面上说个通透。经典无外乎几类。首先,有一些电影生来就是经典。《教父》,是的,我必须提到那个沙哑的老男人与精干的小个子。之后,《宾虚》。你快吐了?对,我指的是这一类,他们无法被忽略,他们与乔丹在篮球,老马在绿茵场上的地位一样没有办法质疑。与此同时,这个队伍里有着长得吓人的名单,人们习惯性的漠视他们的存在,他们是排行榜的终极选手。《阿拉伯的劳伦斯》、《乱世佳人》、够了够了,没有人再会去花时间解读与重看他们,选择这些大部头的家伙作为观影经历是慎重的,犹如你手中拿起《尤利西斯》或者《追忆似水年华》一样的令人望而却步。所以说,单就这一点看,《第九区》不像也不是,不够厚重的局促感,在片中有些明显。

    再者,技术革命。电影是视听语言的艺术。于是乎,一大批有着技术先行理念的此类经典出现了,《终结者2》的液态金属机器人,《侏罗纪公园》的呼啸霸王龙,《黑客帝国》的子弹时间。当然,更包括《泰坦尼克号》那艘大船的一切。进入新世纪,《魔戒》系列的化妆术与模型大会,《大事件》的开篇穿堂入室上天入地的牛A长镜头,《金刚》的骷髅岛猩猩与恐龙大战,《谍影重重》系列凌厉的剪辑与通篇手提摄影,《变形金刚》的汽车人集体变形长镜头……电影的技术飞越,加上故事整体良好的契合感,会催生出技术式胜利的电影经典。可前提是,导演需要讲一个正常的故事,而技术虽强大又不会喧宾夺主。这一点上《第九区》较为符合,可问题是今年的《终结者2018》中的部分段落,甚至《特种部队》纯视听效果都不会答应《第九区》在本年度登顶的,这还没有包括在沙漠里大战的一群铁皮机器人呢!

    最后,我们只好做出如下判断:《第九区》是惊喜更是接近了经典,但却属于无法被归类的个案。它的兄弟与同类名单如下:《完美风暴》作为灾难片无懈可击,可是前提是在灾难电影界而非其他领域;《精武英雄》的打斗已近功夫片数十年的巅峰,可是这个故事有着些许的遗憾;《天才雷普利》,你会忘记他吗?哪怕你觉得这骗中骗很机巧?这些电影之所以同样可以名垂影史,是因终于有人在已经千篇一律同质化的这一领域做出了尝试。电影产生的勇气与创意,此刻比人们的才华更重要。

    所以,给《第九区》一个很好的定位吧:黑马是昵称。惊喜是学名。至于经典?现在不是,但是请加上二字,名为可能。

    整体质量:★★★★☆

    演员表演:★★★☆

    音画效果:★★★★☆

    娱乐指数:★★★☆

《第九区》:年度惊喜与经典可能

标签: 非洲电影排行榜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