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105 0

电影《厨子·戏子·痞子》是由管虎执导的一部抗战题材的动作喜剧片,总投资在1000万元左右,上映后却掀起了票房吸金狂潮,换来2.7亿元的票房成绩。

电影讲述的是 20 世纪 40 年代初,“虎烈拉”病毒变异威胁到日军,日军密电急召专家携秘方前来灭疫灾的故事。北平城被日军封城,城外瘟疫,城内饥荒,刘烨、张涵予、黄渤扮演的“厨子”、“戏子”、“痞子”三个小人物卷入其中,上演了一场触目惊心又热血沸腾的狂欢喜剧。

这部电影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除了有抗战喜剧的优势外,还离不开它个性化的叙事表达。接下来,我将从时间叙事、空间叙事、娱乐表达三个角度来展开,解读这部抗战题材电影的与众不同与独具特色的魅力。

以下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

01、断裂、跳跃的时间叙事:打破传统时间轴模式,大量使用倒叙、插叙的表现手法,多条线索平行叙述,使惊心动魄的抗战剧情在跌宕起伏中有序推进

02、封闭、表意的空间叙事:以日式料理店这个封闭的空间为叙事重心,内外场景反差,摆脱了抗战题材宏大的叙事场面,使观众身临其境

03、致敬、拼贴的娱乐表达:戏仿经典,混合诙谐的方言,对配乐杂糅拼贴,多方式融合表现出戏谑荒诞的娱乐效果

《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01、跳跃、断裂的时间叙事:打破传统时间轴模式,大量使用倒叙、插叙的表现手法,多条线索平行叙述,使惊心动魄的抗战剧情在跌宕起伏中有序推进电影《厨子·戏子·痞子》没有采用常规的电影叙事手法,而是打破传统的时间轴模式,采用了大量的时间倒错的形式,倒叙、插叙,甚至更复杂更细腻的形式。

电影开场为观众呈现了一出舞台性、戏剧性十足的抢劫戏。痞子劫持了两名日本生化专家,来到一家日式料理店,遇到了厨子、戏子及其老婆。四个人为金钱而达成协议,合力审讯两位日本专家,对其进行喜剧感十足的严刑逼供。

①随着剧情的发展,突然插入“倒叙”的切入点。

伴随着飞速倒退的镜头,故事回到五小时前的北京城。城内瘟疫盛行,横尸遍野。迅速流转的黑白光影渲染出故事背景,是整部电影叙述的转折点。

这层叙事还原了故事的真实面貌,使观众恍然大悟,不得不对电影中的前段剧情进行重新整合和理解,赋予电影复杂多样的叙事现实。

②影片打破了传统的“经典连贯式”时间轴模式,采用“插叙”手法,大量穿插“过去时”的叙事事件。

被切割成或长或短的情节片段回放式地安插在逆时序的结构中,叙事的完整性断裂,扣人心弦的倒叙情节间插在冰冷残酷的现在进行时之中,出人意料的结局令观众大跌眼镜,整部影片的叙事风格和情绪氛围呈现出复杂多变、丰富多样的叙事现实。

《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③除了大量穿插过去式的叙事事件,电影还采用了“多条线索平行叙述”的叙事手法。

罗伯特·麦基说过:“结构是对人物生活故事中一系列时间的选择,这种选择将事件组合成一个具有战略意义的序列,以激发特定而具体的情感,并表达一种特定而具体的人生观。”

倒叙打破传统的时间轴模式,插叙将片段式的回放及补充性情节安插在时间结构中,将影片的完整性割裂。而多线索平行叙事则将叙事整合在一起,使其浑然一体。

电影中,四名中国地下党、三个侦缉队员、一队日本军,三个利益集团,为了各自的目的,在同一时间段,进行各自的行动。镜头在平行空间中的不同场景进行跳跃性的切换,将同一时间段不同利益集团的行为戏谑性地呈现,在跌宕起伏的剧情中推进影片的编排叙事。

在我看来,电影采用“多条线索平行叙述”,打乱时空线的顺序,使故事时序在叙事过程中被分割开来,以一种被割裂的凌乱面貌出现,多条线索相互交叠、相互交叉,通过不同的视角来重构非线性叙事,还原着影片的完整结构。

《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02、封闭、表意的空间叙事:以日式料理店这个封闭的空间为叙事重心,内外场景反差,摆脱了抗战题材宏大的叙事场面,使观众身临其境①大部分的叙事设置在日式料理店这个封闭的空间里。

日式料理店是一个经过地下党多年改造的革命据点,屋内机关密布、包罗万象,为影片剧情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具象空间。狭小的封闭空间,使电影叙事的舞台感十足,戏剧化元素充分,形成了影片独特的看点。

在封闭空间上演“戏中戏”式的室内剧中,四个革命党人充分满足了观众的审丑诉求,与日本人质进行了一场持久的斗智斗勇的好戏。

正是这种封闭空间的叙事,给观众一种间离感,使观众能够从戏中跳脱出来,落入剧中营造的所谓真实空间中,与主人公共同经历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在我看来,通过封闭的空间叙事,摆脱了抗战题材宏大的叙事场面。两者的反差对比,为电影叙事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观察视角。

②日式料理店也是影片的一个情节临界点。

料理店内画面艳丽浓郁,而店外却是另一番景象:黑白冷色调的北京城,城门紧闭,瘟疫横行,饿殍遍地。

料理店的大门是该封闭空间与外界联系与进出的通道,也使这个封闭的空间成为电影多方势力的矛盾冲突点,是空间内外的多方势力进行交涉与抗衡的象征性物象。

《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③电影还通过分割画面与平行蒙太奇的手法,将多个叙事空间编排在同一个画面中。

铡刀砍头的那一幕,日本军官菅井真一药力发作,变得疯疯癫癫。在轻松诙谐的配乐声中,戏子和痞子在料理店的多个格子状小房间里,寻找发疯了的“变色”日本军官。三人分别在被分割开的不同空间内穿梭,相互交叉穿行,被拼贴在同一画面中,错落有致,画面感十足。

平行蒙太奇手法的灵活运用,增添了影像语言的戏谑和滑稽。

还有审讯的几场戏,在虚假身份的掩饰下,四位地下党对两个日本人质进行了非常规化的严刑逼供。开堂审讯、药物试验、活人烧烤、人体靶子、冰刑,各种奇招应有尽有。

两位日本军人被分置两边,单独受刑。凄厉的惨叫声不受空间的限制,互相传送,使对方胆战心惊。画面在两者之间来回切换,使剧情紧凑的同时,也使影片喜剧感十足。

电影画面被分割成几个区域,同时表现剧中人物的表情动作,使单一画面的信息量更丰富,对比更鲜明,笑料十足。

《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03、致敬、拼贴的娱乐表达:戏仿经典,混合诙谐的方言,对配乐杂糅拼贴,多方式融合表现出戏谑荒诞的娱乐效果电影片头以动漫效果表现之后,即以默片开场,向“老电影”致敬。

“光影是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也是电影刻画每一个人物、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情节以及表达主题思想的艺术手段。”

电影中黑白无声的复古影像,适时地配合“打劫”、“枪响了”等字幕语言,扩大了电影的发挥空间,使叙事更具张力。

同时,在细节片段上,戏仿经典影像、戏仿中国拉线皮影戏、戏仿古代公堂审讯的场景,都在很大程度上为影片增添了戏谑元素和喜剧色彩。

《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电影中方言的混合使用,甚至大量机智、诙谐、粗俗的语言对话也毋庸置疑成为笑点。

史博公与朱敏在《方言:电影创作的活水源头》中提出:“一部影片如果在声音上有机地采用了方言,那么方言——这种乡土文化的无形载体,便能够有效地为作品追加、弥补、凸显镜头所无法企及的地域风情与生活质感。”

电影中一出场的痞子满嘴粗话,一口山东方言询问“日本人啊”。而身材高大的厨子阴阳怪气一口“娘娘腔”,用东北话反问“支那人啊”。戏子的老北京腔调十足,一声京剧唱腔的“嘛呐?谁呀”出场,用京剧唱词和脏话一起玩贯口,再辅以侦缉队队长“这是什么鳖孙玩意儿”特征性的豫北方言。

几种风格迥异的地方语言糅合其中,别具特色。

《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另外,在影片配乐上也进行了娱乐化的杂糅拼贴。

在电影第14分钟厨子、戏子、痞子争抢“虎烈拉”病菌原液的一场戏中,配乐采用了快节奏戏曲配乐与世界名曲《蓝色多瑙河》。在四人佯装分赃算账的情节中,则用了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作配乐。在开堂审问的戏中用的是中国古典名曲《十面埋伏》。

摇滚、京剧、电子元素等风格混搭的拼接,营造出一种幽默诙谐感,打造出了别具特色的听觉空间。

影片前半部分呈现的是一出癫狂的喜剧狂欢,糅合了周星驰电影对经典影像的戏仿拼贴和王家卫电影对时间空间的碎片化展示。

到了电影最后,影片在完成了抗战崇高叙事之后,开始转向怀旧叙事,在古老留声机效果的朴树版《送别》旋律中,一幅幅的老照片对影片进行了二度重构。主人公们的青春年少意气风发,透过荧幕感染着座下的千万观众。

电影充斥着大量喜剧元素的拼贴戏仿,戏谑而荒诞。在各类风格叙事达到了高度的融合和统一后,影片在致敬情节中圆满地落下帷幕。

可以说,电影是在诙谐幽默的表意语境中,以感性直观形式展开理性的思考,来表现电影的审美意义和社会功用。

在我看来,电影《厨子·戏子·痞子》是一部充斥着黑色幽默、喜剧笑料和怀旧情怀的“风格化”电影。在跳跃、断裂的叙事时间中完整叙述,在封闭、表意的故事空间中演绎狂欢,在拼贴和戏谑中实现娱乐消费与严肃抗战命题的完美融合,这正是该部电影的独特魅力所在。

《厨子·戏子·痞子》:三个角度解读抗战题材“狂欢喜剧”的魅力

结语《厨子·戏子·痞子》能够获得观众的大力支持,除了电影表现技巧的灵活运用外,更是一场电影艺术对市场考验的应对。在娱乐至死的年代,沉重的生活负担和压力使得观众更加偏好娱乐化,轻松化的艺术产品。在观看严肃的抗战影片的同时,又满足了放松的娱乐诉求,这也是我喜爱这部电影的原因。

标签: 匈牙利电影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