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与不看,一样吗——读《观看之道》有感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94 0

第一部分 作者及背景介绍

《观看之道》是我研究生时期读过的一本书,是在我的专业课老师的推荐书单上活跃许久的关于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书籍。本书由约翰·伯格(John Berger)所写,出版于1972年。

约翰·伯格,1926年生在伦敦。英国艺术史家,小说家,公共知识分子,画家,被誉为西方左翼浪漫精神的真正传人。1946年从军队退役后进入伦敦中央艺术学院和切尔西艺术学院学习。1940年代后期,伯格以画家身份开始其个人生涯。1948年至1955年以教授绘画为业,曾举办个人画展。期间还曾为伦敦著名杂志《新政治家》撰稿,伯格较为鲜明的左翼倾向以及大胆而犀利的论断使得其迅速成为英国当代最具争议性的艺术批评家之一。

看与不看,一样吗——读《观看之道》有感

1958年,伯格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我们时代的画家》(A Painter of Our Time),讲述一个匈牙利流亡画家的故事。该书揭露的政治秘闻,以及对绘画过程细节的刻画,令读者误以为这是一部纪实作品。虽然之后迫于各方压力,出版商被迫将该书回收入仓库。但是作者在本书中对现实的揭露与批判依然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伯格发表了《克莱夫的脚》(The Foot of Clive)和《科克的自由》(Corker's Freedom)两部小说,展示英国都市生活的疏离和忧郁。1972年,其电视系列纪录片《观看之道》在BBC播出,同时出版了配套的图文册,随即成为了艺术批评的经典。同时,伯格对社会问题也颇为关注,这一方面也拥有许多成果:《幸运的人:一个乡村医生的故事》和《第七人:欧洲农业季节工人》,其中《第七人:欧洲农业季节工人》引发了世界范围内对于农业季节工人的关注。

有学者通过伯格纷繁多样的写作中总结出约翰·伯格在其作品中体现出对于三个主题的持久关注:艺术、艺术家和政治的关系;视觉或者观看本身的意义与歧义;当代经济政治变迁中的农村和农民。贯穿这些主题的,是作者作为学术界的“异端”而永葆的批判精神和悲悯之心。这样看来也就不难理解作者写出《观看之道》这样的作品了。

看与不看,一样吗——读《观看之道》有感

第二部分 作品分析

本书《观看之道》于2015年11月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20本学术书之一。全书大致分为七篇,其中三篇只用影像,另外四篇图文并用,平均每篇文章涉及并谈论到一个主题,分别为:艺术与政治;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油画自身的矛盾与发展;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

第一章的主题为“艺术与政治”,在文章一开始,作者首先引用了超现实主义画家马格利特的画作《梦境之钥》,点明了言语与观看之间存在着一条鸿沟。接着作者提出了“观看先于言语”的观点,认为“他人的视线与我们的相结合,使我们确信自己置身于这可观看的世界之中”,认为我们的观看方法会因人而异,同时作者也肯定了在现今社会,观看方法是十分重要的。接着作者讨论了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提出了:“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或阶级,它自由地选择和行动的权利,远不如把一个始终得以把自己置于历史之中的民族或阶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也是唯一的理由——所有的古代艺术,已经成为一个政治问题。”点明了作者所认知到的政治与艺术的联系。

第三章的主题为“女性作为观看的对象”。首先作者提到了男性与女性风度的不同,认为“女性的社会风度同男性有本质上的区别。男人的风度基于他身上的潜在力量。而女性的风度是深深扎根于本人的,以致男性常认为那是发自女性体内的一种热情,气味或香气。女性将自己一分为二,不断注视自己。女性把内在于她的观察者与被观察者看做构成女性身份的两个既有联系又截然不同的因素。男人重行动,女人重外观。女性内在的观察者是男性,而被观察者是女性,因此她把自己作为对象:景观。”

接着作者提到了欧洲油画历史上女性作为十分重要的观赏对象的一种艺术形式——裸体画。呼应作者在第一章的观点“观看先于言语”作者认为裸体是旁观者思想的产物。作为画作的欣赏者,我们会感觉到当我们欣赏所谓的裸体画时,大多数人都会站在男性的角度上去欣赏,在这种社会环境下如果我们将画中的人物变为裸体的男性,那么画作本身的立场以及观赏者的立场都会变得非常尴尬。可以猜想,由于当时的社会情况,伯格在写将女人作为被观赏对象时,并没有考虑到同性恋的问题。现今社会,随着“恋爱自由”口号的深刻贯彻与实施,同性恋群体已经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同与尊重。因此也许在男同性恋的眼中,在凝视男性裸体的时候仍然具有女人作为被观看对象的同样的感受。

同时作者也通过谈论裸体画表达了其思想中更深层次的思考:“你画裸女,因为你爱看她。你在她手中放一面镜子,称之为虚荣,于是,你一方面从描绘她的裸体上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在道德上谴责她。”或者“在欧洲的裸像艺术中,画家,观赏者-收藏者通常是男性,而画作的对象往往是女性,这不平等的关系深深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以致构成众多女性的心理状况。她们以男性对待她们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她们像男性般审视自己的女性气质。”这些看似玩笑的话其实都藏着作者对当时社会的猛烈抨击与嘲讽。

第五章的主题为“油画自身的矛盾与发展”。传统油画时代大致为1500-1900年之间,正如画家莱维 施特劳斯所说:这一时代的画作,尤其是对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来说,图画除了是一种知识的工具,也是一种占有的工具。这一时期的油画藏品更多的是用来增强收藏者的自豪与自尊的。伯格认为平庸之作不是笨拙或者粗野的产物,而是市场需求比艺术要求更为迫切的结果。油画有别于其他绘画形式的地方,在于它能表现所绘物品的质感,纹理,光泽和结实的感觉。所以早期油画的诞生尤其是以传统绘画为主,主要是以体现统治阶层的财富为目的,是一种对炫富的炫耀行为。

有了之前的铺垫,作者提出了更为重要的观点:“油画之于现象,正好像资本之于社会关系。油画把一切事物都纳入平等的地位。一切事物都可以交易,因为一切都成了商品。一切实物都按其物质性机械的加以衡量”。这些描述都让我们可以更深刻的体会这种油画背后所体现的特点特征,油画是一种财富的象征,一种占有欲的彰显。

第七章的主题为“广告与资本主义白日梦”,主要探讨了广告和广告背后所代表的资产阶级的白日梦,首先指出“历史上也没有任何一种形态的社会,曾经出现过这么集中的影像,这么密集的视觉信息”。作者还将广告与油画之间进行了对比,比如说“广告属于瞬间,因为广告必须不断更新,跟上时代的步伐。广告通常被理解和判定为一种竞争性的媒介,最终有利于大众及最有效率的制造商,因而有利于国民经济。 购买者选购的自由,制造商办企业的自由。”

之后作者还讨论了广告与油画之间的关系。认为“油画与广告之间的延续关系远比引用具体画作的历史深远。广告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油画语言。广告用同一种腔调描述相同的东西。”为了证明这一观点,作者在这一部分也使用了大量图片。但正如作者所说:“油画是用来歌颂私有财产的,它根源于你拥有什么,你就是什么。而广告是消费社会的文化,广告实质上是怀旧的,它无奈的把过去卖给未来。”

“广告是资本主义文化的生命——资本主义已经到了没有广告就难以生存的地步——同时,广告又是它的幻梦。”这是作者想说的话。

通读全书,作者虽然在每一章都在讲述并讨论某一具体的看似毫无联系的事物,但其实作者有着十分明确的写作目的。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观看事物,观看社会的方式,另一方面全书也显示出了作者对资本主义社会满满的批判,引人深思。

看与不看,一样吗——读《观看之道》有感

第三部分 我的感悟与总结

本书中伯格从不同的侧面提供了我们观察这个世界的方式,例如看艺术品,体会女性景观,亦或是探讨广告和资本主义狼狈为奸。作者试图通过书中内容向读者传达一些精致的观点,同时更多的去传达一种独立思考的方式以及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的思维习惯。

在第一章中,作者有这样的阐述“观看先于言语,我们观看事物的方式,受知识与信仰的影响。影像是重造或复制的景观。每一张影像都体现一种观看方式。然而,影像作为艺术品展出的时候,人们观赏的方式会受一整套艺术旧有的关系影响,比如,美,真理,天才,文明,形式。地位,品位等等。”这段话让我自然联想到了与视觉观看有关的另一门课程,我认为伯格在这一章中要表达的意思是,当我们凝视一件作品的时候,作品是先于我们要描述它的语言而存在的。它存在于那里,然后我们借用视觉观看到了它,接着在观看之后我们才能根据自身的观赏方式,学识或者品位习惯对作品做属于自己的诠释。由于个体的差异,每个人都会有一套自己的观看方式,而这种观看方式跟作品本身并无多大联系,更多的是取决于观看者本身的观察与思维的习惯。这也就是本书的写作目的之一,向读者呈现观看事物的不同的观赏方式。

在第三章谈到油画时,伯格谈到,“照相机的复制使得图画的独特性消失,图画的意义增加并裂变成多重含义。因此,现在原作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复制品的原样,而它不复是那个以其形象打动你的独一无二的作品它的首要含义不再寓于它所要表达的内容,而在于它今之所是。原作的含义不在它独特的内容而是独特的存在。绘画的市场价值成为绘画所失落的东西的替代物。每一幅复制的图画都已经成为论题的一部分,它与原作本来的含义毫无关系。当我们不再以怀旧的心情去观察古代的艺术,艺术品也就不再成为神圣的遗物了。但是在原作中,静谧冷凝直透画背,人们可以从中追溯画家当时挥笔作画的情景。证明绘画的直接性。”

初读到这段话时总觉得与作者在本章中所想表达的内容并无联系,但细看后发现作者很想通过这段话表达一些与主题相通的内容。正如这段话中所表达的,这一现状也许与我们所想象的存在出入。艺术作品之所以珍贵就在于它的独一无二性,当然绘画作品也是如此。以油画为例,作者在书中提到,以前作为贵族阶层娱乐方式的收藏油画,是一种炫耀富裕和智慧的方式,我拥有这张画,我就可以想象我是画里所表现的人物,我和他(她)属于同一阶级,拥有同样的社会地位。在这样的意淫情境下,这些早期的山水风景画或者人物肖像画就是为了取悦贵族,当某一个贵族拥有这幅画作时,它就是这位贵族的私人财富,是独一无二的。但是机器复制品出现之后,所有的名画艺术品都可以被无休止的复制,艺术的权威性与神圣感受到了空前的挑战。当艺术品无法达到独一无二性时,裸体画受到了极大的欢迎,不知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在第三章中还有这样一段文字让人印象深刻:“动物画画的不是自然环境中的动物,而是着重显示血统,以证明身价的家畜,而家畜的血统又突出地表明了主人的社会地位。” 这段文字中动物就恰好是画作中出现的事物,也许与早期的山水风景画与人物肖像画的内容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着相似的功用,就是用来彰显贵族的身份与血统。作者运用这些易于理解的例子来表明自己的看法,对资本主义社会及所谓“贵族”的讽刺与揶揄表现的恰到好处。

在第七章,作者提到广告时有这样的描述:“广告建议我们每个人以多购多买来改变自我或生活”,“广告的目的在于使观赏者对他当前的生活方式萌生不满,但并非使他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方式,而是让他对此中自己的生活方式感到不满。”看到第七章中类似文字的描述突然感到一阵寒意,类似于作者所想要呈现的效果,我们现在所处的也是一个“普天之下,莫非广告”的时代。对于作者书中所描述的资本主义社会广告的席卷,作者表现出了担忧与不满。但回头想,我们无法否认广告和油画都是某一阶段精神生活的衍生物。

但是如果从另一角度看待广告,个人认为这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发明,他能够抓住人类思维中天生存在的一种忧虑感:“你不名一文就是一文不值”。广告界流行这样一种说法“没有花钱能力的人,毫不夸张的说是丢脸的,而有这种能力的人则是可亲可爱的”不得不说广告十分巧妙精细的把握到了目标人群的心理,准确的传播了自身的所有有效信息,并让许多人都牢记了有效信息。

回到本书,作者在临近结尾处较为明确的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资本主义迫使受它剥削的广大群众将自身的利益规定得狭隘无比,以维持它的生存。资本主义曾经用大规模的剥夺达到这个目的,今天,在发达国家,资本主义的同一目的又在得逞,它使用的手段是把判断事物吸引人与否的虚假标准强加于人。”从这段看似平淡却十分有力的话语中感到了作者想要渗透于全书的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

结尾时作者留出了空白,说让给读者叙述。未完待续的方式也让人忍不住顺着伯格的思路以自己的观看之道继续思考,思考在这个“观看”无孔不入的时代,看与不看究竟有何区别。

看与不看,一样吗——读《观看之道》有感

第四部分 我的困惑

由于我本身知识以及阅读水平有限,在读完本书后我还有一些问题感到有些疑惑。

全书一直在向我们阐释一种观看事物或者作品的观赏方式,作者用不同的事物例如女性作为景观,油画,广告等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例如在谈论广告时,作者认为普天之下,莫非广告。广告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政治现象,它说的天花乱坠,可是提供的东西却极为有限。

广告自身所带来的表面大于实际,无需思考、能够迅速达到高潮的观看之“道”有可能会影响人们思考问题、探寻真理的能力。但由于“普天之下,莫非广告”,这种观看之道在生活中已经无孔不入,叫人无法避让了。就算秉持眼不见为净的态度闭上眼睛,广播中的广告也会光临你的听觉器官。

因此,在这种环境下,作者教我们观看之道是让我们去识别如何观看,何时观看,观看什么等问题。我们是否能够通过这一精髓去探寻出“不看之道”,是否存在这一“不看之道”,这是我的疑惑所在。

看与不看,一样吗——读《观看之道》有感

标签: 匈牙利电影观后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