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134 0

《北京的星期天》:中间隔着1956年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作者:五行缺水 编辑:欧阳卓群)“我在北京的星期天下午开始想:中国是否是世界的缩影呢?”经历了星期天早上的雾,走过了北京还不繁荣的街,看见了和共和国一起成长的人,记录了必然或偶然进入的场景,当北京的星期天结束,一天不是回顾了所有历史,也不是指向确定的未来,克里斯·马克脑中出现的这个问题,到底问及的是谁?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当这个问题关涉的是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是不是马克想要把北京的一天当成1956年当下世界的一个坐标?问题问向谁,其实是纪录片为谁而拍?1956年,克里斯·马克来到中国拍摄关于中国人生活的纪录片,同行的还有阿涅斯·瓦尔达——在她的电影历史中似乎并没有关于1956年中国之行的整体影像,片段地出现在回顾自己的那些纪录片里,而克里斯·马克拿起了摄像机并记录了北京一个星期天的所见所闻,这部比米开朗基罗·安东尼奥尼拍摄的纪录片《中国》早16年的纪录片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向世界开放大门的一次实践,但是很明显,尽管在字幕的设计制作上有着浓郁的中国风,但是电影无论是视角上说还是观影目标的定位,都是西方世界的一次观瞻,它甚至在客观上造成了某种隔阂。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制片人:马凯”,在右侧是中国传统剪纸的画面上,打出的是中国式的翻译,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变身为“马凯”,同样的,Barbaud翻译成“包儿博”,Queant翻译成“克安”,Arcady翻译成“阿尔弟”,以及阿涅斯·瓦尔达被翻译成“娃尔达”,无不是一种语言上的讨巧,而这些中文翻译正好是“中文参汉”的“娃尔达”所为,不同颜色的汉字给中国人一种萌萌的亲切感,但是这种“参汉”的方式却也制造了一些错误,比如把片名写成了“北京的星其匀日”,把“音乐”写成“音朱”,而在片尾的时候,出现的法语再见的“Fin”,而紧接着出现的汉字竟然是一个“在”——大约是想要表达的是“再见”的“再”。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导演: 克里斯·马克编剧: 克里斯·马克类型: 纪录片 / 短片制片国家/地区: 法国语言: 法语上映日期: 1956片长: 22分钟又名: Sunday in Peking

法语名字翻译成中文,片名写成汉字,再配上剪纸、生肖和中国画,在形式意义上是具备了很多中国元素,但是克里斯·马克的这部电影并非是给中国人看的,所以这种讨巧的翻译和设计变成了某种别扭,而在纪录片里,中国和世界,镜头下的北京和持摄像机的人,也在一种隔阂的关系中表达,而叙事中的北京或者并不是真实的北京,当然,中国也可能不是世界想要看见的中国。从明皇陵的那条路作为起点,克里斯·马克拍摄了北京的普通一天:在这一天里,浓雾弥漫在北京城,“城市仿佛沉在海底”;在这一天里,孩子们在歌舞中表达喜悦,穿着红色运动服的体操健儿舒展身子,在公园里施展拳脚比武的是医院里的病号,动物园的青年男女在谈论“五年计划”;公交车在运行,大街上挂起了招牌,集市上摆着一些瓷器,卖艺的人舞刀弄枪一字步……从十三陵到天桥,从紫禁城到天安门广场,从“鞑靼城”到颐和园,克里斯·马克镜头下的北京,呈现的是朝气蓬勃的面貌,折射的是共和国之初中国人的生活,在这一点上,他的确是在记录时代。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但是,这些法国导演眼中的北京“当下”,却明显带着西方的视角。“我在巴黎生活了三十年,曾多次梦到北京,我还不曾了解她——我是从儿时的书籍中打开了北京的门。”儿时的图书里是被译介的北京,所以北京成为了巴黎人克里斯·马克的一个梦,而当他踏上中国的土地,记录北京的一天,无疑也是在书写一本可以被译介的书。他把十三陵的墓道叫做“明朝的大街”,他把孙悟空称作是“普米修斯与卓别林的结合体”,他把颐和园的那条小道叫做“蒙古凡尔赛宫的大道上”,在一种比喻中打开了西方的那本书。“这条通向胜利的大道却是死路一条,这便成为了中国的象征。”解说明十三陵的墓道时,克里斯·马克用了这样的旁白,为什么这是中国的象征?是封建社会的灭亡之路?是古老中国的封闭历史?在“鞑靼城”的外围,克里斯·马克从成吉思汗的统治到多民族的生息,北京从正式建都开始的历史,在他看来,就是需要从死路中突围。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所以,充满了“史诗和传奇”的中国历史,现在都变成了京剧和木偶戏,作为一种艺术表现手段,克里斯·马克把他们看成是走向死胡同之后历史的“重生”,孙悟空在大闹天空,抗击金兵的故事变成了木偶戏和绘画,而在京剧和木偶戏之后,克里斯·马克的镜头直接对准了国庆的天安门广场,这里有列队前进的士兵,有杂耍的群众,有朝气蓬勃的学生,还有挥手的毛泽东——这就是一种真正的再生,共和国的再生。所以在再生的世界里,年轻人谈论着五年计划,孩子们载歌载舞,颐和园划船的人面带笑容畅想生活的美好,“他们回顾着历史,展望着未来,我记录他们,倾听他们。”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但是再生的当下,克里斯·马克的镜头似乎也传递着一种导向,“中国革命直接对准资本主义,也针对尘土、疾病和苍蝇,结果中国还是存在资本主义,但没有了苍蝇,现在正奔向没有资本主义、疾病和苍蝇的未来。”似乎就指明了中国的未来道路,北京的星期天还有畸形脚的老妇,也曾发生在皇城根包着“锡纸”被遗弃的孩子,早晨的雾也困扰着北京百姓,但是他们都走在充满希望的道路上,街上的鸦片馆不见了,商店的招牌和广告竖立起来,人们在集市上购买商品,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百废之后就是一个待兴的现实。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所以,当1956年的一天成为克里斯·马克对于现实中国的书写,他的文本里一定是法式的预期:街上开过来蒸汽压路机,城市里出现了“传统和高贵”的建筑,现代学校里有现代女性,她们做着实验,而阅读的人手上拿着的正是法国图书,“他们对异域有着特殊的兴趣。”隐隐地传递着克里斯·马克对中国走向未来的设想:科学技术、西方文化、现代教育都是面向世界的一种实践,都是打开世界的一个通道,“中国现在开始醒来,他们需要分享每天的生活。”所以克里斯·马克的摄像机,他的纪录片,都成为分享的工具,打开中国的门,是为了打开世界的门,也只有打开了世界,中国才可以成为一个缩影。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1956年的一天,他来过,他记录,他倾听,他思考,在隔着“Fin”和“在”的文本里,克里斯·马克解读着另一个中国,另一个北京,以及另一个星期天。

附加 上海国际电影节致敬大师,百年诞辰

文章来源 上海国际电影节

向大师致敬丨撸猫和拍片都是正经事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我们已于之前公布了今年“向大师致敬”单元的两位大师:意大利电影配乐大师恩尼奥·莫里康内、匈牙利电影大师米克洛斯·杨索。今天,为大家揭晓的是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单元的第三位电影大师——同样迎来百年诞辰的法国电影大师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克里斯·马克(1921.7.29-2012.7.29)

2009年,第十二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向大师致敬之法国电影新浪潮”单元中曾展映过克里斯·马克的《堤》,这部科幻短片曾启发了诸多时空穿越题材电影,被影迷们大呼“神作”。今年是克里斯·马克的百年诞辰,上海国际电影节将首次以个人单元的形式致敬这位神秘的电影天才。

克里斯·马克生于1921年7月29日,但因通常拒绝采访,极少谈及个人,所以围绕他的早年个人资料总是众说纷纭。甚至连他的出生地也成了一个迷,是贝尔维尔镇还是巴黎,谁也说不清。当人们试图谈及他的生活时,他总会说:“我的电影就足以满足观众的好奇心了。”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克里斯·马克与猫

1950年代,曾在二战期间参与过法国抵抗运动的马克,在战后从事新闻工作。摄影激发了马克的兴趣,也引领他结识了“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并为《电影手册》供稿。因对造型艺术、文学和实验电影有着浓厚兴趣,马克在法国电影左岸派成员中找到了知己,诸如阿伦·雷乃、雅克·德米、阿涅斯·瓦尔达等人,他们彼此间的合作也尤为紧密。

克里斯·马克是当代视觉文化的开拓人,一生专注于影像革新技术。进入数字时代后,克里斯·马克可谓是最早一批运用计算机制作影像的艺术家,他曾用光碟格式创造多媒体艺术,以新媒介来探索记忆结构,被阿伦·雷乃戏称为“二十一世纪人类的雏形”。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克里斯·马克(左)与阿伦·雷乃(右)

记录是克里斯·马克创作的核心。人类活动、政治变革、社会风貌等,都是他感兴趣的话题之一。他曾周游中国、以色列、古巴、西伯利亚等地,记录下发生巨变的世界,见证新社会的兴起。他曾说:“我毕生都在试图了解记忆的功能,它不是遗忘的对立面,而是遗忘的里子。我们不会去回忆,我们只会改写记忆,如同改写历史般一样多。”

“法国电影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认为克里斯·马克的电影是“用电影记录的散文”。散文电影是他最大的创作特色,即以纪录片为外壳,呈现装置艺术美感,传达个人理念。他打破传统影像的叙事类型,灵活运用蒙太奇来拼贴照片与活动影像,在旁白叙述中彰显幽默与诗意。

如此前卫的电影大师,却始终如隐士般低调为人。克里斯·马克很少愿意让别人拍照,因爱猫,故时常以一只名为“来自埃及的纪尧姆”的卡通猫代替自己的形象。他曾以这只猫的模样出现在阿涅斯·瓦尔达的纪录片《阿涅斯的海滩》中,与瓦尔达趣味互动。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阿涅斯的海滩》里的“来自埃及的纪尧姆”

但是,低调的人生并不能掩盖克里斯·马克才华的光芒,而他又将这份才华点亮了世界。从电影大师特瑞·吉列姆到摇滚巨星大卫·鲍伊等等,都对他的作品青睐有加,而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纪录长片奖、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最佳处女作奖、让·维果大奖最佳短片奖等也成为他漫漫电影人生里璀璨的注脚。克里斯·马克一生忠于探索记忆,他亦用意想不到的影像记忆为世界留下遗产。而他同时乐于探索影像语言的可能性,其前卫实验的精神则是给后世电影人的无尽宝藏。

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将展映克里斯·马克执导的以下作品,向这位即将迎来百年诞辰的法国电影大师致敬: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北京的星期天

Sunday in Peking

-1956-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看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北京的22分钟珍贵彩色影像

克里斯·马克来到童年时代向往已久的中国北京。两周内,他游历北京知名景点完成了本片素材的拍摄,最后以时间为线索,杂糅动画与皮影戏,优雅地记录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的日常生活、传统文化和蓬勃朝气的市民风貌。“法国电影新浪潮祖母”阿涅斯·瓦尔达为其制作了片头职员表与片尾说明,采用了简繁字体混搭的彩色汉字,饶有趣味地印证了当年法国人眼中的神秘中国。

西伯利亚来信

Letter from Siberia

-1957-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看点:一种“全新的蒙太奇”

克里斯·马克假借写信的口吻,展现其对西伯利亚的考察。在这部62分钟的影片中,他将西伯利亚的影像和照片素材进行拼贴,勾勒出西伯利亚社会建设面面观,结合动画与伪电视广告,幽默地批判了西方大众文化。片中,马克创造性地将同一组影像呈现三次,却以三种态度的旁白来讲述同一主体,通过文字和影像间的冲突产生对影像的思辨,因此巴赞认为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蒙太奇”。

以色列建国梦

Description of a Struggle

-1960-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看点:以色列建国初期全记录

在以色列建国12年后,克里斯·马克踏上了这片土地。最后以60分钟的体量,将过去的黑白影像资料和现代以色列人民的生活景象相结合,深入沙漠、海洋、集体农场、学校、社交场所等,对比了以色列在战争中的悲惨命运与现今安稳的社会环境。他怀揣着历史责任感,重新审视以色列瞬息万变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本片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最佳纪录长片奖。

The Pier

-1962-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看点:烧脑科幻超级神作,诗意极简实验前卫

克里斯·马克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却仅用一个下午的时间完成拍摄。影片讲述核战爆发后,一名幸存者被当作试验品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故事。本片几乎完全由黑白静态照片构成,采用旁白叙事,背景音效则充盈着迷幻不安的情绪,是一部浓缩的末日英雄悲剧史诗。电影大师特瑞·吉列姆的电影《十二猴子》更直接致敬了这部名作。同时,本片在形式上颠覆了电影采用动态影像的惯常手法,影响与启发了各领域的艺术家。影片荣获让·维果大奖最佳短片奖。

美好的五月

The Lovely Month of May

-1963-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看点:巴黎春天的战争与和平

1962年5月,在阿尔及尔战争结束、法国与阿尔及尔签署埃维昂协议之后,克里斯·马克携戛纳电影节技术大奖得主皮埃尔·洛姆于巴黎拍摄了55小时的影像素材。本片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采访巴黎街头的人们对于当下社会生活的感受;第二部分聚焦公众活动与私人讨论,探寻城市间种族、阶级、政治等面貌。法国电影大师们让-吕克·戈达尔、阿伦·雷乃、让·鲁什等均有出镜。影片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最佳处女作奖。

三呼鲸鱼

Three Cheers for the Whale

-1972-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看点:鲸鱼对不起,鲸鱼我爱你

克里斯·马克献给鲸鱼的一封短片情书。本片以教科书的方式科普了鲸鱼这一庞大的海洋哺乳类动物,通过拼贴图片、动画、历史影像等方式,展现了多个国家的捕鲸历史。鲸鱼的哀嚎,配以捕鲸场景和猎鲸武器的画面,揭露了鲸鱼遭到捕杀的真相,呼吁人类保护濒危海洋生物。

黑泽明

A.K.

-1985-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看点:日本史诗杰作诞生记

荣获奥斯卡最佳服装设计奖的《乱》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拍摄过的最昂贵的影史经典之作,曾斥巨资于富士山坡上打造实景。克里斯·马克于该阶段为《乱》的制作团队拍摄了纪录片,以“战”、“忍”、“义”等十个章节记录了黑泽明与团队的拍摄过程,收录了正片中未出现的珍贵删减片段,展现剧组的耐心、黑泽明的谦逊及其天才的导演水平。

第五等级

Level Five

-1997-

法国电影大师镜头下,1956年《北京的星期天》

看点:无可复制的历史影像记忆

克里斯·马克的“虚构纪录片”。影片讲述了程序员劳拉为了替亡夫完成一款有关二战冲绳岛战役的游戏,开始大量搜集资料的故事。马克亲自担任旁白,以编程为线索,利用剧情片的叙事外壳包裹纪录片的本质。他自此开始对数码科技产生浓厚兴趣,片中他使用了当时先进的计算机图像技术,拓宽了影像的未来感。同时,本片也大量采访了日本名人,如电影大师大岛渚等,通过将历史与记忆交叠的方式,反思战争对人性的伤害。

欢迎持续关注我们,第一时间掌握2021年上海国际电影节重磅片单。

注:如遇片目变动,以实际排片为准。

标签: 匈牙利电影解读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