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藏书]天若有情天亦老——《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51剧情网 其他电影 94 0

天若有情天亦老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观后感

    乍听说集才女美女于一身的徐静蕾执导并出演《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笔者起初没有多少兴趣,寻思可能是徐导演套用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短篇小说的名字,全新演绎一个中国现代或当代的爱情故事。电影宣传工作做得不错,身处E时代,即使你不看报纸不看电视,但只要你等电梯、坐地铁、或者在行道上走,都不能幸免于广告的“污染”——这才知道,徐导演的片子就是根据茨威格原著改编。闻此,笔者更是自觉好笑——茨威格是心理描写大师,如此细腻、隽永的大师级小说,用视觉媒介不可能全面展现出来。而且,原作所忆叙的年代,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只有那种具有浑厚文学素养、阴郁精神状态以及尊敬作家、尊重脑力创造的环境才能派生出当时当地令人信服的故事。徐导演何德何能,竟能把如此一个凄美绝伦的西方故事转换为东方场景,为此,笔者有风马牛不相及之忧。此后,铺天的广告仍未引起我的重视,广告宣传页上“男人的一夜,女人的一生”也未能让我怦然心动。

    不久,我看了顾长卫的《孔雀》,忽然萌生了对国产电影的热爱。同时,又得知刚过而立之年的徐静蕾凭借《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荣获西班牙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银贝壳奖。这些,一下子激起了我的好奇心,坐进电影院,一赏徐导演的大作。

    茨威格的原著,大约三万字,其中,只有八百字是传统的小说描述:一位四十一岁的维也纳作家R郊游后返回市内住所,当天正是他的生日。喝茶时,仆人送来几封来信,其中 厚达二、三十页,字迹潦草,很像手稿,而且,开头就是让人深感惊讶的一行字:“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往下,大约两万八千多字的内容,皆是一个陌生女人哀怨的自述,是一个濒死女人如梦如呓的倾诉,是一个刚刚丧失爱子的年青母亲和血带泪的哀愁,那样真切,那样不加掩饰,那样不可思议,那样催人泪下:

    这个女人,在她十三岁时,就已经爱上了当时只有二十五岁的青年作家。少女时代的她,羞怯、沉默,喜爱幻想。作家,作为新搬来的邻居,漂亮、和善、文雅、年青、潇洒——这对一个少女是多么巨大的诱惑啊。“我这个十三岁的姑娘,第一眼就感觉到了你身上的两重性,当时像着了魔似的被你吸引住了。”于是,少女时代所有的甜蜜,都是这个女孩每日的期待、幻想,都是她的单相思,都只有那样一个灼人的秘密:爱情!虽然是那么孩子气,但纯真年代的水晶情感,成为一种铭心刻骨的无法磨灭的记忆。四年后,女孩的母亲因为再婚,搬离了维也纳。在那揪心的离别夜晚,少女忍受了半夜彻骨的寒冷在楼道里等待本想向她心仪已久的作家倾诉爱慕,但作家归来时身边却挎着一个女友……过了两年,女孩自己回到了维也纳,在服装店里做职员,只为了每天晚上能看一看作家窗前的灯光。许多个夜晚过去了,风流成性的男作家一次夜归时终于发现了已经婷婷玉立的大姑娘,但他丝毫没有认出她是谁,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新的猎艳“猎物”。春宵转瞬即逝,姑娘成为女人,青年作家一连三晚与她缠绵之后,他就开始了他惯有的伎俩:声称自己有要事要出门远行。正是靠这种接口,他摆脱了无数女人的纠缠和麻烦。

    漫长的、灼人的等待。女人灰心之余,又有惊喜:她怀孕了。为了害怕她的爱人误会她,害怕自己成为风流青年作家的累赘,“我希望你想起我来,总是怀着爱情,怀着感激”,女人独自一人,开始了她新的生活。为了生存,为了使天使一样的漂亮的小儿子能过上体面的、无忧无虑的生活,年青的女人只能出卖身体,渐渐变成了高级交际花,以此来养活自己和孩子——对此,男作家一无所知。即使如此,年青女人对任何男人都无动于衷,她心中的挚爱只有他一个人。她甚至拒绝了一个德高望重的奥地利帝国伯爵的求婚,一切的一切,只是她要为男作家“保持自己的自由”。“自从我童年觉醒过来以后,我这整个一生无非就是等待,等待着你的意志!”女人深情地写到。

    又一个相遇的日子来临了。两人又在一个舞厅相遇。男作家看见这个仪态万千的漂亮女人,误以为她是的高级卖笑女,马上凑过身去。毫无迟疑、毫无犹豫,女人跟着他又回到了住处。“我相信,只要你叫我,我就是已经躺在灵床上,也会忽然涌来一股力量,跟着你走!”女人在信中回忆。

    又是一个消魂的夜晚。天越来越亮,女人的心却越来越暗。清晨,男人吃着早餐,似乎无意地声称,自己要去遥远的北非。女人凝视着他,这个她爱了十多年的爱人,她的灵魂,她的梦想,但是,对方却根本不知道她究竟是谁,只是把她当作一个新鲜的女人换口味而已。经过数次提醒,男作家仍然没有任何反应,根本认不出面前的这个女人就是昔日他对门的邻家羞涩的少女,就是在一个温暖夜晚向他奉献初夜的纯真姑娘。

    临别,男作家还悄悄在女人的暖手筒中塞进了几张钞票——这是怎样的一种侮辱啊!“我自小就爱你,并且是你儿子的母亲,可你却为了这一夜付钱给我!”女人愤怒地回忆。

    女人满含泪水,夺门而出,迎面愚见了伺候男作家多年的老仆。也就是一秒钟的瞬间,老人眼前一亮,他认出了这个风情万种的女人正是从前对面的邻居女孩:“他在这一秒钟里对我的了解比你一辈子对我的了解还多。所有的人都娇纵我,宠爱我,大家对我都好。只有你,只有你把我忘得干干净净。只有你,只有你从来没认出我!”

    如此巨大得失望过后,厄运不久又忽然降临在女人的头上:她心肝宝贝、她惟一的生命寄托,她与男作家“爱”的结晶——儿子因流感病死了。即便如此,“我不想把我的悲苦抛进你欢乐的生活……不管怎么样,我要感谢你,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我的死不会给你增添任何痛苦。”女人如此一往情深,如此真情不移,如此一厢情愿——“可是谁……谁还会在你的生日送你白玫瑰呢?”——在被儿子传染上致命流感、濒死的一刻,女人在信中说出她对他一生中惟一的一个请求:“过生日的那天,每个人总想到自己。去买些玫瑰花,插在花瓶里……”

    下面,我想把茨威格原著中最后的两段话完全照搬过来,看看大师是怎样描写男作家读毕“陌生女人来信”后的反应:

    “他两手哆嗦,把信放下。然后他长时间地凝神沉思。他模模糊糊地回忆起一个邻家的小姑娘,一个少女,一个夜总会的女人,可是这些回忆,朦胧不清,混乱不堪,就象哗哗流淌的河水底下的一块石头,闪烁不定,变换莫测。阴影不时涌来,又倏忽散去,终于构不成一个图形。他感觉的一些感情上的蛛丝马迹,可是怎么也回想不起来。他仿佛觉得,所有这些形象他都梦见过,常常在深沉的梦里见到过,然而也只是梦见过而已。

    他的目光忽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瓶里是空的,这些年来第一次在他生日这一天花瓶是空的,没有插花。他悚然一惊:仿佛觉得有一扇看不见的门突然被打开了,阴冷的穿堂风从另外一个世界吹进了他寂静的房间。他感觉到死亡,感觉到不朽的爱情:百感千愁一时涌上他的心头,他隐约想起了那个看不见的女人,她飘浮不定,却热烈奔放,犹如远方传来的一阵乐声。“

    现在,该说说徐静蕾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了。

    据说,徐导演起初还想把影片的背景移植在当代,因许多关系无法处理而作罢。天啊,如果徐导演真的让这样一个更是展现如今,肯定会让无数人噱倒在地,效果会比《十面埋伏》还要可笑得可怕。现在,不少姑娘们心中的偶像是演员、歌星、律师、牙医、商人、白领(金领最好)什么的,总之,一定要和“殷实”二字勾上钩,谁又会迷恋那些爬格子的作家?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的精神价值不同,一个时代和一个时代的物质价值也不同。据李国文老先生讲,刘绍棠先生解放初期一个中篇小说的稿费可以在北京买座四合院。如今,刘老先生二十部中篇稿费可能也买不起北京郊区住宅楼里的一个洗手间!在某些方面,虽无必然的联系,物质总是在某种微妙的方面影响精神世界。为什么,因为,人,是社会的人。如果茨威格在今天写这样的小说,会被无数女权主义者的唾沫淹死:一个无可救药自恋狂老男人的白日呓语!

    所以,徐导终于把她电影的场景移至中国上个世纪三十年代。

    那个时代,真是“脑体倒挂”的时代,但是,一个平民大宅院女孩子对一个古怪洋派男作家的痴恋,依旧让人觉得勉强、牵强,甚至,不伦不类。

    似乎电影时代背景的思考耗竭了徐导及其手下编剧的所有脑汁儿,电影的的其它情节几乎就是原封不动地照搬茨威格的小说了,连女主公的画外音几乎都是百分之九十地原文抄自茨威格小说。体现编导最难以忍受的情性的是,男主人公这位中国大少爷的一房子书都是英、法两种文字的精装厚书,与茨威格小说一模一样。

    当然,故事从维也纳变成了北平;场景从中产者的楼房变成了大四合院;潇洒男作家变成了有报馆差事的大少爷;天使般的小男孩变成了长相古怪的有一副与其年龄完全不相称成熟表情的邪恶孩童;年青女人的情人们由各个上流社会名流变成一个相貌“朴拙”的“国军”军官;女人最后因流感传染病故变成了隐隐约约的自杀……

    总之,一个酒鬼瓶子,装了真正的路易十三。不仅窜味,瓶中原先的残酒也没有倾尽,无比怪异,无比不协调,无比不舒服。这,就是我本人观看整部影片过程中的感觉。

    从演员方面讲,选姜文为男主角是个巨大的错误。姜文,是一位很好演员,伟大的导演(他的《鬼子来了》一片,几年后我仍然清晰在目),但是,并非他演任何角色都合适。试想,一个四十岁左右相貌庸俗的肥胖臃肿男人,怎能勾起少女时代唯美的理想的情愫呢?即使是在物质时代,少女的偶像都应是从表及里的,都应该外型是俊美儒雅的。五代时,一妙龄女子十分倾慕大才子罗隐,待她亲见罗才子是一个矮肥冬瓜,“终生不读罗诗”;明朝时,一位大家闺秀对写《牡丹亭》的汤显祖崇拜得要命,及见,发现汤大人竟是一佝偻老汉,美女竟愤然自杀——如此种种,想必徐导完全没有知识。当然,作家当中,古今中外,黑浊胖子、麻杆猴登、歪瓜裂枣不在少数,“以貌取人,失之子羽”。我想提的是,电影毕竟是影像的艺术,作家,就应该有一般人想像中的样子,陈道明、梁家辉、黄磊,甚至蔡国庆都可以一试角色,但姜文那一身好肉和一脸坏笑,外加一黑框大眼镜,更像是帐房先生加汉奸,和想像中的倜傥文人相差十万八千里。如果大家不信,可以看看钱钟书、徐志摩、郁达夫年青时代的样子,都是很潇洒、很文雅、很招人喜欢。

    至于徐静蕾,只有她电过发、盘起头,饰演交际花时很入戏,少妇演少妇,自然水到渠成。但是,饰演十七、八岁小年纪的女大学生,下巴的浮肉已经暗通了“年龄”消息。不管怎样,她演技仍很纯熟,角色也不是特别别扭。当然,徐静蕾也有表演过于松弛而“露馅”的时候——初夜虽美丽,对于情窦初开的姑娘来讲,眼望心爱人熟睡充满爱怜可以,眉宇之间流露的绝不能是舒畅,这样的话,应该是小别胜新婚的少妇了。盈盈畅悦,表演得很不是时候。另外,我还是徐静蕾也挺不容易,剧中,青年女人多次与男作家深情相望凝视,能够那么脉脉含情望着姜文这个高梁地里的壮汉以及他的一双小肉眼睛而不笑场,真是太难为她了!

    此外,电影中比较大的漏洞,还有如下几处:

    1. 身为报馆记者、作家的男主人公,应该完全可以自己掏钱在1930年的北平买座四合院,不会去租住类似贫民窟的大杂院,而且大废周章,重新装修一个从前毛贼租住的房间(虽然是正中北房);

    2. 女孩她妈妈洗脚,露出一双天足,除非她是满族妇女,否则,近四十岁的女人在30年代肯定是三寸金莲;

    3. 37年日寇入侵之际,男主人公一脸沉思,一句“(国民党)中央的大员们该跑都跑了”,错!当时的国民党大员老窝在南京,不是在当时的北平。这一点,完全暴露了编导们历史方面的无知;

    4.女孩为了重见昔日“心中情人”,“报考”上了北京女子师范。据笔者所知,当时的中国,女人受教育主要依其家境状况。女孩的妈妈再嫁给一山东土财主,临走搬家时差点连墙皮都挖走,怎会舍得让一个女孩大老远去北平上大学,撑死也就在济南让她学个女红。而且,“报考”一说,着实可笑;

    5. 男作家屋前的红灯笼,不分节庆平日,每个夜景镜头都在那里耀眼地晃悠。当然,画面效果是不错。这一点,仍是受了张大导演“大红灯笼”的毒害,总给人一种让外国人欣赏的意思。华北地区的旧中国,除了过节元宵什么的挂花灯,只有妓院才成晚点着上写福字的红灯笼;还有,电影画面阴暗苍黄的古旧感,一看就知道是临时的“渲染”,恰似现在地摊上商贩叫卖的作旧的昔日招贴画广告;

    6. 姜文在电影了一口一个“sorry”,如果看过梁实秋的《吾国吾民》,就会知道旧中国的留学生在回国后大都一身长袍马褂,之乎者也照旧,不必“海龟”归来一口洋话炫耀身份。即使是《围城》一帮十分“西崽子”的教授们,顶多也是一句“兄弟在英国的时候”,张口闭口“sorry”,当时没多少听众,更甭提当口头禅下意识说出来了;

    7. 广为外界赞夸的背景音乐,我觉得有些浅薄、生硬,很像中西大拼盘,一会儿钢琴叮当敲,一会儿古筝劲弹,使本来生硬的意境更显得突兀。放映结束,原来音乐制作还有外国人,方才知刚才的感觉很正确。

    当然,如果观众没有看过茨威格的原著,或许在漆黑的电影院气氛下会被这生硬的剧情所打动。但是,如果阅读过这位奥地利大师的小说,你肯定会无比地沉浸于那陌生女人娓娓的衷诉中,那种铺天盖地而来的大段大段的心理独白,会让人紧张,惊愕得喘不过气来,会让人随着叹息,随着人物命运得跌宕而哀泣,会让人身临其中,会让人感同身受——我高中时代读这部作品,几乎惊讶得好像双眼都没有眨一眨,有一种全身虚脱之感,而且,当时的心理感受是读了一个女人漫长的一生的长篇小说,而绝非是短篇小说的印象。可惜的是,随着漫画书、影像教材的日益滥用,现在青少年的阅读能力日益降低,看文字而产生丰富联想的想象力日渐萎缩。

    影片绝非一无是处,扮演女主人公少女时代的小演员灵性非常,特别是那一双眼睛,谁看见,都会说出这样一番言语:清澈、透明、天真无邪!

    有人说:我们感动,是因为我们善良!

    我不感动,看过电影后对故事无动于衷,是因为我更善良,因为,我真的不愿大师的名著被误导!

    无论如何,徐导演很年轻,有才有貌,又才刚过而立之年。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她肯定会拍出更好、更感动人的影片!

标签: 奥地利电影观后感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